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1504 Presseschau

2011年4月15日

《每日鏡報》認為,儘管在北京舉辦的「啟蒙的藝術」展備受爭議,這個項目仍然應該繼續;墨卡托基金會的啟蒙『沙龍』優於與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的「論壇」,可以提供相對自由的討論空間。

https://p.dw.com/p/10trk
「啟蒙的藝術」展覽現場圖片來源: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Foto: Frank Barbian

該報(4月13日)寫道:"啟蒙的藝術,無論有無引號,都被困於陷阱之中。這個陷阱是德國的展覽主辦單位自己設下的,以其妄自尊大和卑躬屈膝的混合,在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旁邊、中國的鐵石心臟之中,不會很快就能解脫。起初,柏林、德勒斯登和慕尼黑的博物館長們設想,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裡以獻給歐洲啟蒙時代的展覽(儘管這一名稱在藝術史上並不確切),偷偷帶進去一個'特洛伊木馬'。

"然而,那些將本國最有名的藝術家艾未未關押、將維權律師逮捕、將不喜歡的客人拒絕入境的中國人,並非幼稚的特洛伊人;而且德國人也沒有奧德賽那樣詭計多端。儘管如此還得繼續下去,展覽已經被數千觀眾光顧,當然不會提前關閉的。在中國,即使異議人士也不希望這樣。如果德國人就這樣取下繪畫,只會被中國公眾當作沒有教養的客人,其藝術品也會被正伺機等待的其它西方國家博物館輕易取代。"

慕尼黑作家兼漢學家史蒂曼(Tilman Spengler)被禁止入境成為"爭論的導火索",只因他替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說過話。史蒂曼對該報表示:"只要還有機會和許多中國人對話,就應該繼續這個項目,他們急切地請求我們現在不要拋下他們,中斷展覽或者謾罵只會有害無益。" 他還說,"世界上的專制國家比民主國家多得多,問題是,我們願意為此退出聯合國、不再從事貿易、外交和文化交往了嗎?'"

"沙龍"勝過"論壇"

艾爾郎根大學的漢學家郎密榭(Michael Lackner) 與史蒂曼同為墨卡托基金會主辦的對話項目顧問,也主張繼續這個項目。該報寫道:"拉克納現在因病不能前往北京,但是他對博物館館長們的過分恭順提出批評,稱之為'俯首稱臣'。認為墨卡托在國家博物館之外組織的啟蒙'沙龍'是明智的草根型工作的範例。'它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倒過來!……大家都希望這種沒有政府介入的自由交流能夠繼續下去。……'"

該報寫道:"郎密榭指出,無法肯定在'沙龍'對話場合,聽眾中是否有耳目,可是沒有這種風險就不可能有公開的對話。為此項目投資150萬歐元的墨卡托基金會的負責人洛倫茨(Bernhard Lorentz)也堅稱:'上周六的第一個沙龍離艾未未的工作室只有100米直線距離,當時宣讀了人權宣言。我們的目的是在政府行為之下為討論提供空間,這是一個有難度的范疇。但是有批評性學者和許多大學生參加薩龍,他們可以通過電話自由登記,不需要通過被審查的網路'。"

該報指出,"同樣由墨卡托贊助的直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啟蒙的藝術'展舉辦的'論壇'就不可能這樣,當局通過預先報名登記和出示身份證控制入場。當展覽由外長韋斯特韋勒和一名政治局委員揭幕後,第一次論壇壓抑得令人沮喪,來自聽眾的唯一問題是一位記者提出的,詢問史蒂曼事件。"

編譯:林泉

責編:石濤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必然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