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80109 IMF Prognose

Christina Bergmann 2009年1月29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得不第二次下調2009年經濟增長預測。該組織周三在華盛頓稱,今年世界經濟增長將創第2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低點。全球金融危機在全世界造成的損失估計將達到2萬2000億美元。儘管如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仍然看到了結束經濟危機的一線希望。

https://p.dw.com/p/Gj6T
IMF的曲線今年朝下走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AP/ Montage DW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09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測不容樂觀。據該組織估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只能達到0.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部主任布蘭夏德表示: "實際上,我們認為世界經濟陷入了停滯。"

然而, 並不是世界所有國家都陷於同樣的經濟困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專家們認為,工業國家的經濟縮水大約2% ,德國甚至達到了2.5% 。而美國經濟下滑1.6%, 略強於經濟總體滑坡2%的歐元區國家。

當發達國家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蕭條之時,新興工業國家的平均經濟增長率卻仍然達到3.3% 。其主要原因是這些國家的經濟結構比以往更加穩定,有了制定經濟政策的更大空間。就連非洲國家目前也為應對經濟危機做好了更充分的準備。儘管如此, 與工業國家相比,非洲國家目前的經濟狀況仍然處於弱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部副主任克裡恩說,"與工業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相比,非洲國家缺乏制定大膽的刺激經濟計劃的能力。 鑑於自己不夠發達的資本市場和不穩定的財政體系,非洲國家在制定大規模的刺激經濟方案時,必須小心謹慎。"

克裡恩認為,非洲國家仍然面臨著貧困加劇的危險。因為許多非洲國家不像部分拉美以及亞洲國家一樣,具備為居民提供直接援助的能力。所以國際社會必須繼續為非洲提供援助。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中國將是較快戰勝金融危機的國家之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2009年,中國經濟可望增長6.7% 。該組織認為,中國的強勢金融和貨幣政策以及消費需求居高不下是導致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克裡恩說:"儘管中國的經濟持續增長,但是與2年前的13% 相比,仍然大幅度下降。2年之內,經濟增長幅度減少一半,也已經是一個巨大的跌幅。"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增長預測,經濟下滑幅度最大的是俄羅斯。去年9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專家們還估計2009年俄羅斯經濟可能增漲3.5%, 但是現在專家們估計俄羅斯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只能達到0.7% 。克裡恩說,俄羅斯經受了多個嚴重打擊,首先是石油價格下降以及去年9月份以來的金融風暴,使得俄羅斯金融系統此前加速擴展市場的計劃嚴重受挫。他說:"基於上述2個原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將受阻。不過,俄羅斯政府改採取的金融措施將有助於緩解該國的經濟困境。莫斯科政府決定為其銀行系統注資,採取稅收優惠政策並承擔盧布貶值造成的損失。"

國際貨幣基金預計,2010年世界經濟能夠重新復甦。但前提必須是全球範圍內採取的財政金融措施顯出成效並得到進一步擴展,同時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得到重新穩定。只有這樣,2010年全球經濟才有望增長3%,新興工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將增長5%,工業國家增長1% 。如果銀行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經濟增長率或許能夠更高一些。布蘭夏德說:"當前的危機主要是信任危機。消費者和企業都減少了開支,由於發生信任危機,人人都抱著觀望的態度。"

如果重新贏得了消費者和企業的信任,經濟危機的發源地美國明年就有可能獲得1.6% 的經濟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