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外國記者天安門採訪受阻

2009年6月8日

"六四"前後,北京天安門廣場如同再次戒嚴。美國有線新聞網記者在天安門前人行道上進行報導時受到干擾,身著便衣的壯漢不停轉動打開的陽傘,遮擋攝影鏡頭。這一畫面傳遍世界,不少國際媒體憤怒指出,這不僅"粗暴違反新聞自由的原則,也是流氓行為"。

https://p.dw.com/p/I5N5
2009年6月4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前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新蘇黎世報》記者也被禁止進入廣場,警察要求他們到附近的辦公室申請"特批"。對記者提出為什麼現在這樣麻煩這個問題時,"警察連眼睛也不眨一下就說,"一直就是這樣的。":"當然,天安門廣場並非總是像一個被警察和保安守衛的陣地。周邊的街道上,也並非每天成排地停放著帶鐵柵欄的黑色麵包車。至少有65名維權人士被軟禁、送出北京或接受採訪時受到阻擋,這些事也並非每天發生。千百萬網民無法進入許多'因維修暫時封閉'的網頁和聊天室,這時他們也許會發現,6月4日在中國是個非同一般的日子。


然而,這一切在中國也很正常。儘管經濟在發展,個人和新聞自由多了一些,但是每當出現政府感到不和適宜的討論甚至出現批評的時候,政府就感到害怕,就會反射性地乞靈於這些荒謬措施。顯然它只相信自己的安全部門,懼怕人民。雖然它以此可以獲得控制下的安寧,但至少在西方的眼中不能得到合法地位。"


《法蘭克福匯報》的評論文章從"六四"談到中國與西方的關係變化。中國的原則是:"不干涉內政是做好生意的前提"。評論文章認為,中國與西方為此達成了默契:


"北京領導人學會了無需害怕外國的反應。1989年6月以後,中國持續了幾年的政治孤立,西方對中國的武器禁運以及對中國人權狀況的批評都像水珠一樣滾落而去。在西方發出呼籲的同時,雙方簽定了價值億萬元的合同。'以商促變'並沒有出現。


今天,無論是克服經濟危機、還是解決北韓核計劃等國際衝突問題,西方比任何時候都更依靠與北京合作。對中國政府的批評只能小聲提出。天安門大屠殺周年前幾天,過去嚴厲批評北京使之懼怕的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中國,而1989年初夏的事件根本沒有成為話題,人權問題也只附帶提了一下。


今天,共產黨的權力也許大於以往任何時候,但是掩蓋二十年前的事件並不能安定人民。令人不滿和不公正的事情在中國大量集攢下來,年復一年地引發數萬次動亂。二十年前引發示威的許多弊端遠遠沒有消除,腐敗、群帶關係、新聞檢查和政治專橫在中國仍然無時不在。所以,重新評價1989年事件也許可以提供解決中國現實問題可能性,但走上這條路遲早會質疑一黨專政,因為許多問題直接來自一黨專政。"


摘譯:王羊

責編:石濤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