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Streubomben-Verbot Dublin

Peter Philipp 2008年5月30日

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代表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就禁止使用、生產、獲取和研發集束炸彈的條約文本達成一致。相關條約將於今年12月初在奧斯陸簽署,之後還需經各簽約國的批准。但集束炸彈的重要生產國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等都沒有參加此次於本周5結束的國際會議。以下是德國之聲評論。

https://p.dw.com/p/E9Mx
以色列在黎巴嫩投擲的集束炸彈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條約的有效性始終是一個爭執不休的話題,我們暫且不論這一點。40年前,核武器不擴散條約的簽署首先應歸功於核大國,這些國家希望能夠禁止核武器的研發,因為其破壞性已顯露無疑,它甚至為人們勾勒出一幅世界末日的圖景。現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代表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就禁止集束炸彈達成共識理應值得慶賀,但它完全不同於40年前的那一幕:世界集束炸彈的重要生產和使用國家均未出席於都柏林召開的國際會議-美國、俄羅斯、中國、以色列、印度和巴基斯坦等根本沒有派代表參加,這些國家是否會簽署相關公約,人們不得而知。

Phillipp_Peter_1.jpg
德國之聲評論員Peter Philipp

日前,美國政府已公開表示拒絕簽署該條約,其理由無非是老調重談:集束炸彈旨在保護自己的作戰軍隊,所以絕不能放棄。如此論點引起怎樣的反響,黎巴嫩的示威遊行就是最好的明證:近來,黎巴嫩發生了一些列集束炸彈爆炸事件,爆炸事件中的犧牲者不是交戰對方的士兵,而是平民百姓,事發時間是集束炸彈被投擲的若干年以後。

以色列曾向黎巴嫩投擲了4百萬枚集束炸彈,估計,其中的150萬只是盲彈,盲彈使近4千公頃的土地變為危險區域:自戰爭結束以來,已有數十名無辜百姓在炸彈爆炸中死亡,另有數百人受傷,想必,黎巴嫩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清除2006年夏季投擲的集束炸彈。

集束炸彈的危險之處在於,其體內裝有數百顆小型炸彈,爆炸時分散在廣大地區,其中超過25%的小型炸彈不發生爆炸,作為盲彈沉睡在果園、種植園、馬路邊或是屋頂上,直到被無辜百姓,尤其是孩子們不小心撞上。作戰軍隊早已撤離,軍事衝突也往往已宣告結束,但死亡事件卻依舊繼續。

使用集束炸彈類似於使用地雷:清除地雷也往往需要數年時間,地雷的傷亡者也同樣首先是平民百姓。儘管如此,直到今天,世界最重要的地雷生產和使用國家仍拒絕簽署"渥太華公約",自1999年起,該公約就已禁止地雷的使用。上述國家的如此做法會令誰感到吃驚?如今拒絕參加都柏林會議的又是同樣的國家。渥太華公約簽署時發生的一幕再度重演的確令人感到沮喪和氣餒,儘管如此,都柏林與會國家代表就禁止集束炸彈達成共識依舊值得慶賀,因為這畢竟是最終銷毀此類武器的一個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