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美國促G7成員聯合行動 反制北京威脅

2023年4月3日

有媒體報導,如果中國對七大工業國組織(G7)夥伴國進行經濟脅迫,美國將敦促G7對中國採取聯合反制行動,內容為何?

https://p.dw.com/p/4PcQ9
圖為去年拜登在G20峰會上與G7和北約領導人於會議上發表講話。
圖為去年拜登在G20峰會上與G7和北約領導人於會議上發表講話。圖片來源: Doug Mills/The New York Times/AP/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日經亞洲》4月2日報導,為防止中國以經濟脅迫其他國家,美國已提前揭露報復措施,例如其政府與國會正討論提高關稅的法案,並已在七大工業國組織(G7)工作層級會議中,號召對中國採取聯合行動,以及要求把此事列入今年G7會議議程,試圖予以應對。

華盛頓準備在預定於5月舉行的G7領袖峰會之前,與今年輪值主席國日本敲定反制具體細節。

同時,美國今年2月也已提出跨黨派法案,授權總統權力採取反制中國經濟脅迫的多種措施。據傳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也支持這項法案。

該法案名為《2023年反中國經濟脅迫法》,美國將成立跨部門工作組以應對中共對政府、企業、組織及個人的經濟脅迫。

除了提高對中國產品的關稅,該法案還將允許美國向經濟受脅迫、被影響的國家提供財政支持。而根據其中一項提議,美國會降低對受影響國家產品的關稅,以提升這些國家對美國的出口量,去抵消被中國「霸凌」的影響。同時美國正在尋求日本及其歐洲夥伴就此事統一戰線。

日經指出,中國日漸運用自身經濟實力在外交關係中達到目的,例如澳大利亞政府要求對新冠疫情進行溯源獨立調查後,中國便提高了對澳國進口產品的關稅,其中包含煤礦、葡萄酒和大麥等產品。

而在立陶宛與台灣強化關係後,中方也限制了立陶宛的進口產品。在此之前,中國與日本因為釣魚台列嶼(尖閣群島)產生爭端,中方因而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礦物。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對其他國家施加經濟壓力是為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另外,北京還會報復批評其人權紀錄的國家,例如將勒令關閉來自這些國家的企業、限制其公民入境、暫停貸款等。

圖為美國總統拜登與德國總理肖爾茨去年參加G7官方峰會歡迎儀式。
圖為美國總統拜登與德國總理肖爾茨去年參加G7官方峰會歡迎儀式。圖片來源: Martin Meissner/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美國則認為鑑於許多國家在經濟上嚴重依賴中國,聯合反制行動會比單邊行動更有效以制衡中國經濟脅迫。

據瞭解,北京因為對澳國、日本、南韓的貿易量,約佔這3國總貿易量的2至3成,同時這三國對中國貿易量佔其不到1成,而有打經濟戰的籌碼。

美國認為,在緊急情況下,多國能互相彌補貿易損失的框架,將有助於他們減少在中國市場的損失。拜登政府也著眼增強其經濟戰的威懾力,希望藉此影響南方世界(Global South)國家,因這些新興國家相較容易受北京施壓。

然而,擬定統一規則對G7會是挑戰,因為德國、日本都與中國有深厚經濟連結,北京必然也會對此反對,這些國家屆時或會由於對中出手;另一方面,美國先發制人的行動都可能使國際貿易規則陷入混亂。

(Nikkei Asia、美國眾議院官網)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