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學習理解中國人

張曉潁2003年2月25日

中國人說「不」的時候,未必就表示「不」;而中國人說「是」的時候,也並非就意味著「是」。當中國人客人在飯桌上說「吃飽了」的時候,你可千萬別以為他真的酒足飯飽了……類似的情況不一而足。中國人的含蓄真令西方人常常摸不著頭腦。現在,瑞士的一名語言心理學家寫了專著,教西方人如何更好地與中國人交往。

https://p.dw.com/p/3Id8
中國人的禮儀之道可是一門大學問圖片來源: AP
怎樣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人?

中國人說「不」的時候,未必就表示「不」;而中國人說「是」的時候,也並非就意味著「是」。當中國人客人在飯桌上說「吃飽了」的時候,你可千萬別以為他真的酒足飯飽了……如果你幫了中國人的忙兒,他沒有響亮地說一聲「謝謝!」,他也不一定就沒有心存感激。

瑞士語言心理學家馬格麗特.林博士在心理學專著『學習理解中國人』當中,為歐洲讀者提供了一些參考。

兩個中國人初次相識的對話如下:

甲:您貴姓?

乙:免貴,姓李。

甲:您尊姓大名?

乙:賤姓王。

這樣一段極為普通的中國人的初次見面寒暄,在歐洲人聽來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甚至令人好笑。為什麼別人的姓氏就那麼尊貴,而自己的又那麼卑賤呢?象上面這段對話,在歐洲的日常生活中是絕對找不到的。比如,兩個德國人第一次見面,他們的對話應是這樣的:

A:您叫什麼名字?

B:我叫施密特。您呢?

A:我叫邁爾。

比起中國人來說,兩個德國人的相互介紹要簡單得多,沒有地位高低和尊卑之分,只是直接客觀的訊息交流。

瑞士語言心理學家馬格麗特.林博士在其心理學專著『學習理解中國人』中,從普通的日常對話入手,對中國人和歐洲人不同的交流方式進行了比較和分析。

林博士說:「我的這本書並不是教給人如何同中國人打交道,而是再現文化間的不同差別,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對我來說重要的是展現歐洲人和中國人由於不同的文化社會背景而產生的不同交流方式,哪些因素能夠促成人們的相互理解,哪些更能引起誤會。」

豐盛的「沒有什麼東西」

比如中國人講究的客氣和謙虛,在歐洲有時會引起不必要的誤解。林博士在書中引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女士邀請歐洲朋友來家裡吃飯。她表示,家裡沒剩下什麼東西,她只能以僅有的這點東西招待客人。而當歐洲朋友們聽說這番話之後,他們紛紛表示,要請這位中國女士出去吃飯。這令她非常尷尬。當她把歐洲朋友們請到餐桌旁的時候,他們則為滿桌的豐盛飯菜感到非常驚訝。」

中國人把謙虛當成禮貌,但這種不切實際的說法往往會被歐洲人當真。而當真相大白的時候,歐洲人對此大惑不解,為什麼中國人偏偏要把「滿桌豐盛的飯菜」說成是「沒有什麼東西來招待」呢?

與一名謙虛的中國女主人相比,一名德國家庭主婦便會對客人的贊許首先表示感謝,然後她會津津樂道地為客人介紹她的拿手菜。研究語言心理和語言交流的林博士分析說:

「不同之處在於我們習慣於開門見山,不繞圈子,而這種直截了當對中國人來說便是不禮貌或魯莽。中國人更喜歡從背景著手,再切入正題,以避免出現對立。重要的是尊重對方,尤其是要維護地位較高的一方的尊嚴,這甚至比事實本身還要重要。有時在我們看來是說謊,隱瞞了事實真相,而在亞洲卻被認為是禮貌。」

爭論與友誼

此外,中國人和歐洲人交流的目的和側重點也不同。一群德國朋友聚會時,會因為某個政治問題而據理力爭、刨根問底,但最後爭得面紅耳赤也不會影響彼此之間的關係,因為爭論歸爭論,友誼歸友誼;但在中國朋友圈內,人們則盡量避免談論頗具爭議的問題,即使涉及棘手話題,討論的結果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傷和氣,求同存異,讓友誼通過交流得以加深。

林博士說:「尋求和諧是中國社會結構的基礎。每一種交流都以實現和諧為最終目標。中國人擁有許多交流的方式與策略來達到這一目的,而這對於歐洲人來說往往難以理解,因此許多歐洲人認為,中國人實現太難令人揣摩了。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交流訊息和事實,而中國人在交流中則把雙方的關係放在首要位置。」

客套話長篇累牘

林博士在書中引用了一名德語教師在中國的經歷,來說明中國式交流的迂迴與含蓄:「不時有中國學生或老師來到我的辦公室,長時間詳細地詢問,我在中國是否待得習慣,是否想念我的父母,是否能夠適應這裡的飲食等等。最後,我往往不得不打斷這一大堆的前綴,以回到他們真正想談的正題上來。」

在中國式的交流中,揣摩言者的真正意圖是聽者的任務,而在在歐洲式的交流中,這兩個角色恰恰顛倒過來。

林博士說:「中國人和歐洲人在交流中,言者和聽者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對我們來說,言者是主要的,要對通過交流達到彼此間的理解負責,他必須表達清楚,在對方沒有理解的情況下,他則必須進一步闡明。而中國人在交流時,聽者要對達到彼此間的理解負責,他必須聽出言者所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具有很強的領悟能力。而我們歐洲人在結合上下文,理解其中的暗示方面便沒有足夠的訓練。」

馬格麗特.林的『學習理解中國人』除了從心理學、文化比較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外,還旁徵博引了大量生活中的實例,中國人與歐洲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在交往中出現的誤解乃至笑話等等。歐洲讀者拜讀此書後,雖然不能標榜就此理解了中國人,但下回在中國客人飯桌前說不的時候,便不至於真的認為他已經酒足飯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