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中國會向印度開戰嗎?

鄧聿文
2020年6月18日

鑑於目前的中印邊境衝突,政治時評人鄧聿文認為,如果說中印開戰在過去基本不可能的話,現在則不排除,但中國不會主動開第一槍。這場印中衝突中,一個隱形的第三者就是美國。

https://p.dw.com/p/3dy6f
Indische Armee Lastwagen auf dem Weg nach Ladakh
正在前往拉達克的印度軍方車輛圖片來源: Reuters/D. Ismail

(德國之聲中文網)6月15日,兩國在加勒萬河谷地區發生的嚴重武裝衝突已造成印方20名軍人喪生,包括一名軍官,中方沒有透露死傷人數,印媒說中國傷亡45人。這是自1962年中印戰爭以來雙方首次出現士兵死亡的武裝衝突,對兩國政府尤其印度政府的政治壓力驟增,總理莫迪已公開表示,印度士兵不會"枉死";印度將捍衛"每一寸領土,每一塊石頭"。

雙方互相指責是對方挑起了衝突,真實原因有些撲朔迷離。中國官媒說是中國軍隊在邊境線中方一側周一夜間修築工事,印軍越線阻止從而引發混戰。印方說法是中國官員在本周一雙方的軍長級會談中侮辱了他們。

拋開以上說法不談,此次中印軍隊對壘的一個更大誘因,是中國要挫敗印度在爭議地區加強軍事設施建設提高軍事能力的努力。有消息說,印軍今年早些時候沿著加爾萬河谷修建一條通往一個偏遠空軍基地的公路,雖然該公路完全在印度境內,然而中國擔心它會改變中國在爭議地區的軍事優勢。這也是這兩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關係的一個真實寫照:表面"友好",暗地裡猜疑,公然較勁,互不相讓。

不能忘懷的歷史

對印度來說,1962年印中一戰的慘敗始終是一個不能忘懷的歷史情節,就好像中國始終不能忘懷日本的侵略一樣。近10年來,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兩次執政,經濟取得快速發展,這大大助長了印度民眾和莫迪本人的民族"自信心",在2017年的印中洞朗對峙中,印度政府對中國就寸步不讓,最後逼得中國停止修築工事,軍隊後撤才和平收場,危機解除。印度在此事件中嘗到甜頭後,認為只要對中國展現足夠強硬的立場,中國政府最終在權衡利弊下會後退。

所以這次印軍被指進入中國實控線(不管原因是印度宣稱的中國官員侮辱了他們還是中國宣稱的印度要阻止中國修築工事),很可能要重演洞朗一幕,測試中國政府和軍隊的底線,為兩國軍長級別的會談增加籌碼。現在不清楚是前線印軍指揮官擅自決定越過中國實控線還是印軍方下令或者乾脆是莫迪本人命令這樣做的,但想來不大可能是前者,莫迪親自指令的可能性也很少,因為兩軍正在談判,事情尚未到要他親自做出這個決策的地步。最有可能的是該指令來自軍方上層。印度軍方評估,鑑於目前的中美對抗,國際大的形勢對印度有利,因此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製造危機有助印度在談判桌上佔據優勢。

衝突中隱形的第三者

在印中武裝衝突中,一個隱形的第三者就是美國。事實上,整個中國的對外關係都不能排除美國因素的影響,但相對於其他國家,美國因素在印中關係中,對印度尤其有益。美國印太戰略拉攏的主要對象就是印度,致使印度能夠充分利用美國來抗衡中國在南亞的滲透。美中貿易和科技戰也使得相當部分外資企業將生產線和供應鏈轉移到印度,助印度經濟快速增長。美國對印度的扶持直接強化了莫迪政府的"自信",認為印度乃全球政治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和中國扳扳手腕。所以印度輿論包括軍方,不時出現和中國再來一戰的聲音,以洗刷62年失敗之恥。美國在疫情有所好轉後,最近派三艘航母重返亞太,聚集在中國周邊,更有可能強化莫迪政府和印度軍隊對中國的強硬立場。

infografik Karte Umstrittener Grenzverlauf zwischen China und Indien CN

儘管中國政府被國際輿論批評好戰,但在中印爭議領土,中國態度雖然亦強硬,可客觀來看,它還真的不希望出現對抗,尤其發生戰爭,因為中國政府現在全力對付的是美國及其西方盟友,不願在這個接骨眼上,節外生枝,打破已有部署。畢竟印度也是一個和中國實力相當的大國,雖然在中國的對外關係中,印度不佔主導地位,如果兩國因領土爭議牽扯中國過多精力,特別是在某個時段成為主要外交問題,對中國將得不償失。

然而,事情的麻煩也在於,印度於中國也不是可以忽視的。儘管中國的戰略優先目標不是印度,但後者對准的卻是中國。兩國爭奪的邊界問題雖因大部分處於無人區而沒有實際的經濟價值,甚至在一段時間內,也構不成對中國實際的軍事和安全威脅,可它涉及民族情感、民族自信心,因此處理不好,將直接損及習近平的個人權威。而習的權威構成他統治中國的重要基礎,如果習的權威在同印度的武裝衝突中受損,甚至被民眾認為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利益,那麼很可能會導致某些不可知或不可控的事情發生。

支配中印關係的一種社會心態

在中印關係中,還必須關照一個現象,即中國民眾中普遍存在的對印度的輕視,這是支配中印關係的一種社會心態。洞朗事件如果就事論事,中國其實並沒有損失什麼,甚至考慮到外交形勢,避免一場戰爭的發生,對中國還利大於弊。然而,民間輿論認為中國輸了,原因就在於這種普遍瞧不起印度的心態,認為中國不應該對印度讓步,在民眾看來,中印就好像兩個不同級別的拳擊手,中國是那個重量級的拳擊手,印度是那個輕量級的拳擊手,前者本可輕而易舉擊敗對方,卻對對方讓步,讓印度得寸進尺。那麼這個失敗的責任無疑出在中國政府尤其習近平身上。這對習的權威是有損害的。

習如今又面臨同樣情形,在中印爭執中"軟不得",一軟就會被民眾認作外強中干,雖然有時強者的"軟"從長遠考慮未必對國家不利,然而被民族主義激化的大眾是不看長遠的。"硬"對民眾來說雖然看起來爽,可沒有足夠勢力支撐的"硬",效果會適得其反。中國目前的情況就有點這樣,對印度很難"硬得起",一硬會使中國限於兩面作戰的困境。

如前所述,中國當下的"主題"是如何應付美中衝突和對抗。在這個主題下,其他都是次要的、枝節的問題,要對抗美國,就需減少和搞好同其他大國的關係,若過去有矛盾盡量壓下或消除矛盾,不能再去製造新矛盾或升級已有矛盾。印度顯然看準了這點,顯得有點有恃無恐,目的就要逼中國在邊境爭議中作出更大讓步。假如中國為懲罰印度而升級武裝衝突,向印度開戰,就公開製造了一個敵人,讓印度完全倒向美國,這於中國的整體戰略環境是非常不利的。這還不考慮在山地高原作戰,軍事上是否有絕對必勝的把握。

習近平不會主動尋求同印度開戰

在軍事專家看來,中印軍事力量的對比,中國可能勝在武器裝備比印度強,劣勢是補給線長,同時高原作者部隊沒有印度人數多;印度勝在山地作戰部隊戰鬥力強,補給線短,劣勢是首都離邊境太近,在中國的轟炸範圍內。另外,高原作戰不能不考慮氣候問題,但氣候對中國的影響比印度大。因此一般的看法是,如果戰鬥在短期內結束,對中國有利,若拖長,中國就很不利。可想而見,戰爭一旦打響,印度會盡量讓戰事延長,而且美國很可能在軍事上幫助印度抵抗中國攻擊。即使最後雙方打成平局,於印度可謂報了當年一仗之仇,民族士氣會大漲;於中國士氣會衰落,因為中國本來是可能打贏的。此外,還要考慮戰事拖長,台灣會不會趁之獨立的問題,台灣若獨立,又會引發一連串的國際政治反應,將遠遠超出中國的掌控能力。

Indien Proteste gegen Grenzverletzungen durch China
邊境衝突之下,憤怒的印度抗議者焚燒中國國旗和習近平畫像圖片來源: AFP/S. Kanojia

因此,中國政府和習近平不會主動尋求同印度開戰。這在西部戰區的聲明中表明了這點,在譴責印度軍方挑起事端後,聲明只是要求印方嚴格約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侵權挑釁行動,與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對話會談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上來。那麼,印度是否會主動挑起爭?也不會。儘管有美國的政治支持和可能的軍事幫助,但畢竟也存在打不贏的概率,若戰敗,不但報不了62年之仇,鑑於印度內部的種族、教派衝突和地方的分離傾向,很可能國家會出現分裂,另外,也要防巴基斯坦偷襲。所以莫迪和印度軍方在印度士兵犧牲這件事上,雖態度強硬但也對和平解決爭端保留一席之地。

然而,不排除雙方前線官兵因高漲的民族情緒而做出錯誤的判斷或者鋌而走險。假如這次雙方不是用原始的石頭木棍等而是有人在情急之下開槍,事情的性質就完全不一樣,很可能出現一場小規模的戰鬥,再由小規模引發更大規模的戰爭。但難以保證下次還會這樣。尤其對印度來說,新冠疫情導致1億多人的失業和經濟困難,從莫迪、國防部長到反對黨再到國內輿論,民族主義的悲情被鼓動渲染起來,有消息說,印度軍方已把開槍的權力下放到一線邊防部隊,讓他們相機行事,這就極可能觸發戰爭。所以,中印戰爭是否會打響,更大可能取決印度的表現和反應。前面講了,鑑於中國面對的國際局勢,中國雖不會主動開第一槍,然而為了在公眾面前不能對印度的挑釁顯得過軟,中國政府很可能會採取戰爭之下的某種高強度施壓方式,但這又會刺激印度做出過度反應,反過來激化中方情緒,從而螺絲上升引爆戰爭。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