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教育

客座評論:德國大學能否在美中對抗中漁利?

2019年7月8日

說起留學,大部分中國人的首選是英美等英語國家。但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之下,經濟學者沈凌卻認為,中國學子們不妨將德國大學也列入考量之中。

https://p.dw.com/p/3LVMs
Deutschland Universität Vorlesung Dozent
世界前200名的大學,歐洲非英語國家佔比約三分之一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F. Stratenschulte

(德國之聲中文網)每年到高考的時候,中國總是有大量的有關於衡水中學之類的"高考工廠"的新聞和評論。今年亦如此。因為在給定規則之下,市場競爭總是有優勝劣汰。這一類高考工廠就是在應試教育的規則之下的優勝者,他們把複習應考的管理機制發揮到極致,從而得到最高的升學率。就像是給蘋果代工的富士康,通過獨特的管理手段,把生產差錯率降到最低,把性價比提到最高。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

可以"非議"一下的,也許是應試教育這個規則本身。但是這個話題已經很老,讀者早就沒有了興趣。不少人知道應試教育的弊端,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在目前中國高等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的大學如此稀缺的情況下,應試教育倒是一個相對公平的機制。如果照貓畫虎去學德國或者美國的招生機制,恐怕更加會天下大亂。

那麼,是不是還有一個可能性,在短期內不能迅速改變優質高校資源的約束下,避免踏入高考工廠的夢魘呢?筆者覺得,出國留學是一種選擇。這幾年來,中國大陸留學人員迅速增加,每年的增長率高達30%,整體規模已經達到當年大學錄取人數的8-10%左右。這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比例。但是很可惜,這幾年來,中國人的留學目標國,一直集中在英語國家,尤其是美國和英國,吸收了大約90%的中國留學生。

一方面,這樣的留學生,幾乎等於給美國大學送錢。因為大學是一個典型的固定成本高,邊際成本低的產業,增加一些學生並不需要多多少教學設施,所以,中國學生可以說是解決了不少美國大學的財政困境。另外一方面,大量的中國學生進入美國的各個研究領域,反倒是激起了美國政府的警惕。在當下美中關係日益緊張的前提下,不少煽動對華裔學生和教師的仇恨的言論流行於世,以至於MIT的校長都出面抗議,反對這樣的社會環境。所以,對中國學生和家長而言,確實已經到了需要好好反思的階段:真的只有美國大學,才是你出國的唯一選擇嗎?

留學為何非去歐美?

Berlin - Lesesaal, Zentralbibliothek der Humboldt-Uni Jacob-und-Wilhelm-Grimm-Zentrum
洪堡大學圖書館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Kalaene

其實,每年世界大學的排名都告訴我們,世界前200名的大學,歐洲非英語國家佔比並不低,大約三分天下有其一。尤其是德國這樣的國家,中國人都喜歡德國的產品,因為"德國製造"象徵著高品質。而實際上,德國大學才是真的高品質。我們人人都知道的北京大學,就是在老校長蔡元培模仿德國第一所現代化大學--柏林洪堡大學的努力下,逐步建成的。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非英語國家的大學,不少都是免費的,比如德國。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厲害到非常青藤不讀的地步,那麼與其花費數萬美元一年去讀一個二流的美國大學,還不如省下這一百多萬人民幣,去德國讀一個同樣優秀的大學。至於你省下來的一百多萬,怎麼花不好呢?為什麼一定要捐給美國大學,搞得人家收下之後,還懷疑你是不是有別的企圖。

當然,正因為是免費的大學,德國方面並不熱心。作為留學德國的畢業生,筆者很願意為中國和德國的大學合作貢獻力量,但是好幾次和德國方面接觸,都覺得人家冷冷淡淡。用利潤去誘惑德國大學是無解的,因為德國大學的辦學經費充裕,並且大部分財政撥款。所以,中國市面上鋪天蓋地的留學廣告,當然是屬於無利不起早,全是為了利潤而做的。免費的大好事,都是靜悄悄的,等著你自己發掘。希望留學德國的朋友,真的需要自己好好用心收集訊息。

最受外國學生青睞的5所德國大學

作者為德國波昂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執教於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經濟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