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中資企業在歐洲非常飢渴」

崔牧
2016年11月27日

中資企業近年來在德國、歐洲大舉收購,有些案例還引起了大量爭議。在本周召開的漢堡峰會上,這也是一個重要議題。安永審計事務所德語區中國業務部門負責人孫軼經手處理了多起中資在德併購案例,德國之聲記者在漢堡峰會後對她進行了專訪。

https://p.dw.com/p/2TK31
Yi Sun Ernst & Young
安永審計事務所德語區中國業務部門負責人孫軼圖片來源: EY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之聲:中資企業在歐洲收購,最主要有哪些特徵?

孫軼:首先中資企業在歐洲"非常飢餓"。來找我們做咨詢的中資企業,每天至少有兩三家,他們都有在歐洲進行併購交易的意願,而且交易量也是越來越大。第二,中資企業在這裡如今愈發敢於去做複雜的案例。以往,由於公開性要求的原因,中資企業很少會觸及很複雜的上市公司併購交易。但現在對於他們而言,收購上市公司能夠在市場層面以及技術層面都帶來收獲。

德國之聲:就您在工作中所接觸到的案例,中資企業的"飢餓"主要是市場層面還是技術層面?

孫軼:"飢餓"除了體現在技術方面,也體現在市場佔有率方面。固然,中國市場非常大,但是現在南車、北車合並,中遠、中海合並--中國政府促進他們合並,就是考慮到加強國際競爭力的因素。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國企在海外要推行國際化,就是因為他們不再滿足於國內市場的佔有率,而著眼於國際市場。只有通過併購,才能較快地佔有國際市場份額。

德國之聲:這種"飢餓"究竟從何而來?到底是更多地依靠中國政府的頂層政策推動,還是更多地來自企業自身的內在動力?

孫軼:中國政府是否在這後面推?它必然會有一定的扶持。但是政府只能給個框架,最主要的還是如何去實現。這是由企業自己來決定的。上面政府給了框架,下面的企業也有需求去海外做併購。"飢餓"是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

德國之聲:在漢堡峰會上,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幾位學者介紹了他們對"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針對性研究。他們對德國之聲表示,中國政府的這種政策推動,某種程度上也是破壞市場秩序、扭曲市場關係的行為。您怎麼看這種說法?

孫軼:我還是認為,中國政府只是給了個框架,並沒有從細節上要求企業一定要去做什麼事情,不能說是非常大的影響。中國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混合體。在我的工作中,我沒有見到有中資企業客戶因中國政府的某些要求而造成的併購失敗案例。

您當然可以說,國資委企業尤其受政府在背後的"指引"。但是實際上,不論是私有的民營企業,還是國資委下面的公有企業,他們對併購後的要求都是一樣,都要看KPI、工作業績,這不是由任何政治指導來決定的。

德國之聲:但是我們在近幾個月,還是不斷聽到德國各界在說來自中國的收購會是一種威脅。您覺得德國的這種危機感從何而來?

孫軼:新聞傳媒總是更傾向於負面新聞,因為正面報導會沒有人看。政治上的問題我無法評論,但就我自己的工作中,近期做的併購案例中,(西方的)股東、投行,沒有任何一家用"有色眼鏡"看待中資企業。

德國之聲:您是說,就您的工作經驗而談,德國經濟界對中資收購並沒有什麼意見?

孫軼:沒有。其實,政府若想要參與或是干預,也是有一定方式的。比如,中國一國有企業想要收購法國的某豪華連鎖飯店集團時,法國政府就出來說,我們不希望法國的一家旅遊業集團被中資控股;而法國政府提出的建議就是,法國政府自己也參股。

而在美的和庫卡的併購案例中,畢竟庫卡是德國"工業4.0"的代表企業,因此德國政界有異議,我是能夠理解的。但我想強調的是,美的明年一月份如果成功完成收購交割,大家並不會就此認為庫卡就完全變成了中國企業,而是會認為這是一家國際化的公司。

德國之聲:漢堡峰會的討論環節中,也有人舉例說,如果德國電信集團試圖收購中國華為,中國政府也一定會發聲反對。那麼,德國政府表態反對庫卡併購案、叫停愛思強收購案,是否也是一種完全能夠被理解的行為?

Yi Sun von EY Deutschland
孫軼圖片來源: EY

孫軼:庫卡畢竟是個別案例,工業4.0對德國實在太重要。所以我能夠理解德國政界有人就此表示疑慮。但是我還是要強調,在德國經濟界,我們並沒有看到有任何其他的中資收購案例受到阻礙。當然,哈恩機場的收購鬧劇,也造成了德國方面的一些不信任,一些極端的案例中,德方提出的"分手費"甚至高於交易額,這是我們注意到的德國企業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

德國之聲:中資企業在歐洲的收購,目標針對工業4.0或者高尖技術的比例,大約有多少?

孫軼:從交易量來說,這個比例有可能比較大。比如在機器人產業,小公司很難生存,因此必須通過併購來達到一定的市場佔有率、保持競爭力。而交易額方面,這一領域所佔的比例也很大。

德國之聲:幾個星期前,德國副總理嘉布瑞爾在中國訪問前後,曾說德國企業在華投資、經營所面臨的障礙,要比中資企業在德國或歐洲遇到的阻力大得多,因此他要求中方應向德國企業提供對等的待遇。您在工作中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

孫軼:我們確實不只做中資企業在這裡的收購,也做德國企業在中國的併購業務。根據我的統計,2014、2015年,大約只有15家德國或者歐洲的企業在中國進行了成功的併購。但是數字其實並不能說明很大的問題,這裡主要涉及到一個訊息公開的問題;德國企業在中國的收購,主要是為了快速拓展市場份額,目標則是民營企業,而民營企業如果沒有上市,德方事先是很難調查它們的財務訊息的。

而同期,中資企業在這裡的併購案例數量達到了160多家。這個反差確實很大。但我們也不能只說這是因為中國政府在本土市場給外國企業製造絆腳石,市場上企業財務訊息的不明晰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從事實上來說,德資企業在華成功收購案例與中資在德收購確實不成比例。

德國之聲:中資企業在德國、歐洲大舉收購,一大重要目標就是高科技企業。這從長遠來看是否會動搖德國經濟在高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孫軼:短時間內可能很難實現。庫卡只是一個特例。而其他的高科技企業最近其實賣的只是非核心業務,但在電動汽車、機器人等未來產業裡,他們是極不願意出售自己的核心業務的。當然了,任何一家公司最終都會有一個價格,只是從最近幾年來看,這會非常難。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