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北韓的挑釁並非對准中國"

採訪記者:李魚2016年2月14日

北韓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核計劃,國際社會認為北京對平壤施壓不夠。德國南北韓問題專家巴爾巴赫( Eric J. Ballbach)分析認為,原因在於中國的兩難處境:中國不想看到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北韓,但更擔心北韓國家的崩潰。

https://p.dw.com/p/1HsoM
Kim Jong Un
圖片來源: Reuters/KCNA

德國之聲:進入2016年後,北韓的軍備活動異常頻繁起來。先是自稱成功爆破了"氫彈",後來春節前夕又發射在外界被看作是試驗遠程導彈的衛星。這可解讀成北韓的挑釁活動嗎?如果是,針對誰?是否針對中國?

巴爾巴赫:當然北韓的這些活動對國外都是挑釁行為。過去,挑釁事實上是北韓外交政策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在目前我們應當知道的是,北韓核計劃以及導彈計劃不僅具有外交上的意義,同時在內政上也意義重大,我甚至認為這裡內政因素至少同外交因素同等重要。

金正恩希望同步發展經濟和軍事,在現實中這便意味著,透過軍隊放開資源,讓這些資源匯入正常的經濟渠道。不斷地核試驗也是為向其他國家出口武器進行的促銷宣傳。

金正恩同金正日一樣,將外來威脅看作是國家團結的前提,這樣政府就成了人民的保護神。這一背景下,核計劃耗資再多也是合理。外交上,先進的核威懾也會終究一日迫使美國坐到談判桌前。

德國之聲:我們看到北韓本輪核試驗、導彈試驗後,各方的反應都很迅速。導彈試驗的同一日,安理會為此召集緊急會議。韓國同美國這幾天就將啟動部署"薩特"導彈防禦系統的談判。顯然,這些發展對中國不利。為什麼中國未能阻止北韓的這類活動呢?

巴爾巴赫:北韓的一系列活動對中國而言是一種挑戰,但我認為,從北韓角度而言,並非對准中國。當然新形勢使中國在地區扮演的角色有所減弱,對北韓挑釁行為的約束力在降低,與此同時,韓國同美國的安全合作重新加強。這同中國的地區戰略利益形成對立。

的確,這回國際社會反應迅速,但問題是,繼續制裁北韓是否具有持續性、有效性。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項制裁達到預期目標,即讓北韓離開發展核武的軌道。其中的原因是,不是所有國家都長期性支持並執行對北韓的制裁。中國當然對北韓的行為非常惱怒,中國不想看到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北韓,但一個崩潰的北韓將是一場更為嚴峻的地緣戰略噩夢。

德國之聲:那麼照理中國會竭盡全力阻止這一噩夢成真。不過,中國究竟對北韓還有多大影響力?

巴爾巴赫:事實依舊是,中國是北韓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儘管北韓正在嘗試實現其外貿的多樣性。北韓仍然在經濟上完全依賴中國。但是直到目前,中國鑑於以上原因不願意加足馬力,最大限度地動用其經濟影響力達到政治目的,而這一現象在北韓核試驗之後也不會改變。

中國發出"保持克制"的呼籲。即便中國必須執行某些制裁,北京也不會支持嚴重傷害北韓統治能力的制裁。而北韓對中國的窘境看得很清楚。這一背景下可以說,在平壤問題上,中國可以施加的政治影響是有限的,遠低於經濟影響。

德國之聲:為什麼一個崩潰的北韓對中國的威脅更大?會出現難民潮,大量難民將湧進中國?

巴爾巴赫:同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北韓相比,一個崩潰的北韓以及由此產生的後果對中國而言更難以控制。前者還可以寄希望於國際社會的參與,比如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北韓的核計劃進行限制。但北韓崩潰後的時局後果對中國要嚴重得多。媒體上經常看到有關兩大最主要後果的描述--"難民潮"或者韓國邊界將一直延伸到中國邊界。

由此可見,中國希望得出的談判結果一定是,允許北韓掌握有限的核武器,並將其置於國際機構的監督之下,同時給予北韓和平的保證。但問題是,國際社會在此必須承認,迄今的北韓戰略失敗了,並意識到,同北韓對話的基礎全盤改變了。

Eric J. Ballbach Koreastudien Uni Berlin
巴爾巴赫( Eric J. Ballbach)圖片來源: Eric J. Ballbach

德國之聲: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北韓會崩潰?戰爭是崩潰的前提嗎?那麼戰爭的前提又是什麼?

巴爾巴赫:北韓國內的局勢很難把握。又有一名軍界將領被處決的消息告訴我們,金正恩鞏固其政權的過程還未結束。不同的幫派受到不同利益的驅使,這在北韓也一樣。北韓的政局並不像對外表現出的團結一致,發生騷亂的危險一直存在。避免政權四分五裂是金正恩面對的最大挑戰,而在我看來,它要遠高於外交挑戰。

去年在北韓會談時,我們很快就發覺,北韓的政策高層清楚,一旦發生戰爭,便意味平壤政府的完結,因為北韓在軍事上完全不是韓國和美國的對手。雖然北韓在外交上十分囂張,但卻在盡全力避免戰爭。只有在北韓感到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戰爭才會是可能的選項。國際社會應盡量避免將北韓推入這一境況。

採訪專家:柏林自由大學韓朝問題研究所Dr. Eric J. Ballbach博士,目前正在首爾做調研。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