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政變預告緬甸將回歸軍方長期統治

William Yang
2021年2月1日

緬甸軍方2月1日上午逮捕執政黨多名政治領袖,宣佈該國進入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東南亞政治專家馬斯頓告訴德國之聲,這場政變嚴重打擊該國過去幾年為民主轉型做出的努力。

https://p.dw.com/p/3oect
Myanmar TV Ankündigung Ausnahmeszustand
緬甸軍方1日上午透過附屬的電視台,宣佈該國進入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圖片來源: 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之聲:在緬甸軍方宣佈該國進入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後,您如何評估最新的發展?

馬斯頓:我對這個消息感到非常驚訝,因為緬甸軍方1月30日剛發布一項聲明,聲稱他們會尊重憲法,也指責媒體誤解一位軍方高級將領近期關於廢除緬甸憲法的言論。我對軍方迅速發動大規模逮捕,將士兵安排在街頭,並切斷網路和電話通訊,感到非常驚訝。這樣的情勢發展令人非常擔憂。

德國之聲:您認為這次的政變是否會改變緬甸未來的政治軌跡?

馬斯頓:我認為我們將在未來24到48小時內更瞭解這場政變為緬甸政治帶來的影響。最好的情況是,緬甸軍方在全國民主聯盟做出一些妥協後,釋放所有1日上午被捕的活動家和政治人物,並保證某些政治權力會得到保障。然而,我認為政變可能預告,緬甸將回歸長期的軍方統治。至少未來一年,緬甸都將被軍方統治。

德國之聲:這場政變是否可以被視為打擊了緬甸民主化的相關努力?

馬斯頓:這次政變對緬甸民主化所做出的努力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緬甸軍方選在非常奇怪的時間點發動這次政變,因為他們基本上是在民選政府掌權了5至6年後,才再次透過政變掌權。

Myanmar  General Min Aung Hlaing
東南亞政治專家馬斯特表示,這場政變可能預告,緬甸將回歸長期的軍方統治。圖片來源: Soe Zeya Tun/REUTERS

即使緬甸軍方1日宣佈的只是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這對緬甸的民主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挫敗。我認為這次政變已經破壞了民選政府和軍方之間過去幾年來建立的脆弱信任。這也表明,緬甸至少需要幾年至數十年的時間來重建這種互信。

德國之聲:國際社會正在密切關注緬甸局勢,美國丶澳洲和日本都對政變發表了聲明。你認為這次政變將如何影響緬甸與國際社會的關係?

馬斯頓:我認為政變將限制緬甸與美國和歐盟等民主國家的聯繫,但是對緬甸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影響較小。我認為,中國會慢慢觀望政變後緬甸的政局發展,然後在情勢明朗後才發布聲明。

對印度和日本來說,他們過去十年一直在以務實的方式與緬甸接觸。兩國都以比較外交的方式去經營跟緬甸的關係。他們比較少對緬甸的人權或民主改革進行表態。

印度加深了與緬甸軍方在安全議題上的合作。我認為,儘管緬甸轉由軍政府掌權,一些區域內的夥伴可能會繼續維持與緬甸的關係。儘管如此,這場政變肯定會破壞緬甸與西方國家和民主國家的關係。

德國之聲:緬甸的政變如何反映了近年來東南亞的政治趨勢?

馬斯頓:這場政變反映了東南亞過去幾年發生的政治波瀾。在很多方面,緬甸軍方或許在觀察了近期泰國的政變後,自己在內部想 「泰國發生了軍事政變,川普政府卻仍修復了與曼谷的關係」,所以他們可能為此尋找其他類似的案例。

雖然柬埔寨首相洪森與西方支持者的關係已越來越疏遠,但華盛頓和歐盟仍然試圖在柬埔寨保持一定程度的影響力。我認為,政變可能是緬甸軍方一種賭博式的行為,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可以躲掉發動政變帶來的代價。

緬甸軍方可能認為,自己仍可以得到夠多國家的支持,並同時效仿泰國,以打中國牌的方式來對付華盛頓。對美國來說,他們仍希望在東南亞各國保持一定的影響力,並維持與中國在東南亞的競爭。

採訪對象:馬斯頓是夏威夷智庫「太平洋論壇」的客座研究員與前布魯金學會東亞政策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助理。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