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犯罪

專訪:防範兒童遭性侵還需走出思想禁區

2017年3月18日

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德國每7個人中就有一人在兒童時代受到過性侵。這樣,受害人數字有增無減。聯邦政府性侵兒童犯罪問題專員要求政界作出更多努力。

https://p.dw.com/p/2ZOHr
Symbolbild Kindesmissbrauch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A/picturedesk.com

(德國之聲中文網)專家們曾希望數字下降。然而,烏爾姆(Ulm)大學所做的關於兒童與青少年心理狀況的一項有代表性的研究報告得出相反結果:2011年,12%的接受調查者稱,兒童時代曾受到性侵;而在一項新調查中,有14%的人報告在兒童時代遭受性侵,其中,在女性中,遭受性侵的比例從15.2%升至18%;男性中,遭性侵比例大致保持在9.5%。為該項調查,研究者們詢問了年齡從14至94歲的約2500名德國公民。

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聯邦政府性侵兒童問題獨立專員勒裡希(Johannes-Wilhelm Rörig)指出,政治決策者們對該問題的嚴重性依舊缺乏認識。

德國之聲:勒裡希先生,性侵案數字增加是否讓您吃驚了?

勒裡希:數字沒有減少,對此我並不吃驚。因為,不論是警方的刑事犯罪統計還是"暗區研究"結果,目前都未向我們顯示會出現回落。對保護兒童和青少年不受性暴力侵害所做的努力雖然有所增強,但我們還不能提供全面保護。由於我們未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因此,導致犯罪數字依然居高不下。

Johannes-Wilhelm Rörig
德國政府性侵兒童問題專員勒裡希圖片來源: Christine Fenzl

為什麼迄今都沒有突破?

勒裡希:我們應該在預防、干預和保護方面有比迄今更多的投入。自2011年的性侵兒童圓桌會議提出建議以來,我們知道了,哪些手段有助於改進對兒童和青少年的保護、在家庭或社會環境中遭受性侵的那些兒童和青少年迫切需要哪些幫助。我們同所有16個聯邦州的文化部長們建立了合作關係,希望能幫助孩子們更快脫離在家庭環境中遭受性侵的兩難境地。但是,很可惜,在2010年的那次巨大的性侵醜聞發生7年後,我們的工作依舊還處在初始階段。

為更好地保護兒童和青少年,政界應有何種作為?

勒裡希:我們應得到更好的框架條件,而且是著眼於長期的框架條件。我們現在實施的很多項目都是有期限的。其實,性侵兒童現象並不能指望通過短期措施就能消除。它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為能全力、有效打擊性侵犯罪,例如,使犯罪分子不能得逞,政府必須撥出更多資金。具體來說,就像我一再要求的那樣,比如,在資助專業體育和尖端運動項目時,對特定設施和機構的投資必須同保護兒童不受性侵的措施相掛鉤。

政界沒有做該做的事情,原因何在?

勒裡希:性侵兒童這一議題非常招人痛恨,因此也容易引起抵禦反射。政界很多相關人士會想,"做得已經夠多啦,比如,已經有了一名性侵問題專員,這也就夠了"。但是,總的來說,遠遠不夠。性侵兒童是一個涉及全社會的大問題:只要想到,7%的兒童和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有受性暴力侵犯經歷;只要想到,這些性侵犯罪行為在受害人那裡導致嚴重的和最嚴重的、有時延續終生的後果,那麼,你就會看到,在政治家們的周日演講和政治行為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我們必須找到那些負責撥款、但遠離兒童保護事務的男女政治家們。我在為此而戰。我希望,在聯邦各政黨目前為聯邦議院選舉作準備的選戰綱領中能包括具體措施,表明將如何長期有效改善對兒童及青少年的保護。為此,我寄希望於我們的新總統施泰因邁爾(Frank Walter Steinmeier),希望他能成為我們這一議題的不能被人忽視的支持者。我們需要知名人物、社會賢達,支持對性侵兒童犯罪的鬥爭。

性侵議題在社會上引起何種關注?

勒裡希:自2010年的性侵醜聞曝光以來,人們的敏感性提高了,但還沒採取本應採取的堅決措施。比如,要是某位校長表示,"我們也要在我們的學校採取針對性侵兒童的保護措施",那麼,他就會遇到很多抵制,例如,教師群裡就會有人說,"嘿,這又不是我們的議題,我們為什麼要為此操心,我們這裡根本就沒有發生過嘛"。家長們那裡也會有歧義,他們會想,一旦某個學校要在兒童和青少年保護方面採取行動,那麼,這個學校不免就有問題。在這個議題上,我們在德國尚未走出禁區。

NO FLASH Kindesmissbrauch Kampagne "Wer das Schweigen bricht, bricht die Macht der Täter"
首先要打破沉默,才能打破邪惡的力量圖片來源: dapd

性侵造成哪些後果?

勒裡希:總體上,性侵造成多種心理疾病:例如,受害人會有性問題,或在與他人交往方面出現問題;有些人完全不與外界接觸,另一些人沉湎於酗酒吸毒;兒童和青少年有可能變得富於攻擊性;"瘦身癖"和肥胖症也可能是受虐的結果。對受害人而言,其後果非常嚴重,其中就包括自殺的危險。

但是,即使從國民經濟角度看,其後果也巨大的。一項研究報告結果顯示,每年因心理創傷導致的經濟損失高達100億。其中並非僅僅是治療費用,而且也包括受害人因心理創傷而不能工作帶來的經濟損失。對社會保險,即退休和醫療保險,或受害人賠償基金而言,其費用巨大。因此,我要求,政界必須作出恰當反應。要是政界人士問我,"您為什麼還要更多?",那我就知道,他們根本就沒看到在兒童們所受的痛苦和給社會體系造成的後果成本之間的聯繫。然而,事實是:在可怕的人身痛苦之外,性侵犯罪行為還造成了巨大的國民經濟損失。

(勒裡希201112月起擔任性侵兒童犯罪問題獨立專員。作為對在學校和教會機構中大量發生性侵醜聞曝光的反應,該職務於2010年由性侵兒童犯罪問題圓桌會議設立。該專員完全獨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