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馬軍:五到十年 重霾不再

苗子
2016年12月16日

周五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發生今秋以來最嚴重的持續性霧霾。不久前,北京將霾納入氣象災害,引起爭議。而中國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向德國之聲表示,若措施得當,五到十年,有可能消除頻繁、持續的重污染天氣。

https://p.dw.com/p/2UNzF
China Luftverschmutzung in Beijing
圖片來源: Reuters/D. Sagolj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氣象部門預計,12月16日夜間至21日白天,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出現今年10月以來第6次大範圍持續性霧、霾天氣。環保部有關負責人稱,12月16日開始的重污染過程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污染程度重,是今年入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重污染天氣過程。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公佈的11月報告顯示,京津冀地區空氣品質回落更為嚴重,優良天數同比下降16.3%,PM2.5同比上升8.5%,PM10同比上升24.3%。

此次環保部提示中國23座城市發布紅色預警之際,中國網媒刊登了「霧霾進京、滾滾灰黃驅趕藍天」的圖片集,有網友戲稱為「再創灰黃」。

德國之聲就此採訪了北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

德國之聲:23個城市發布紅色預警,您認為這次嚴重持續霧霾的成因是什麼?

馬軍:一般性描述的話,霧霾的成因都是人類生產生活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在不利的氣象條件作用下形成的。這次的霧霾也是區域又出現了靜風、逆溫的情況。同時,氣象條件也是,像今天又颳起了南風、西南風,偏弱的一個風力,導致區域形成的污染氣團向北去擴展,最終也影響到北京和一個廣大的區域。

確實是有不利的氣象條件的作用,但是從本質上,還是整個京津冀地區、包括山東、河南的北部,這樣一個廣大的區域內,污染排放的強度非常的高:大量的燃煤、工業廢氣的排放;這些城市還有機動車尾氣的排放、道路的揚塵;還有農村地區污染源的排放。這些排放是遠遠超過環境容量的。一旦氣象條件不利,就容易形成霧霾。

這次發布紅色預警,主要是環保部預期將會連續多日——可能差不多快要5天吧——都會有這樣不利的氣象條件,那麼會形成連續的重度污染,包括其中可能會有一些天會達到AQI300以上的嚴重污染。按照環保部制定的統一的預警標準,就應該達到了紅色預警的標準。

環保部能夠及早的預見到這個問題,組織區域共同展開紅色預警,總體上還是值得肯定的。因為這是保護公眾健康的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在霧霾一時還不能真正消除的情況下,需要做好預警,讓公眾做好防護,避免過度暴露在這樣嚴重污染的空氣之下。因為每年室外空氣污染造成的早亡的人數數量還是相當大的,健康的損失必須通過很好的防護去降低它。

China Luftverschmutzung in Beijing
這張圖,你能看到什麼?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W. Zhao

德國之聲:目前,北京市計劃將霾列入氣象災害,將霾寫入《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引起爭議,您怎麼看?

馬軍:首先,我認為霾列入氣象災害是不科學的。因為剛才講到,霾的主因還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大量污染排放。輔助的條件是這些自然的因素,像靜風、逆溫,這些條件本身其實形成不了那麼大的損害,是借助嚴重的污染排放才會形成了大範圍、長時間的霧霾。 所以,它是一個人為為主的問題。它是可以防控的、防治的。它不像大風、冰雹、暴雪,都是只能去防禦、有所緩解,但霧霾從根本上來講,霾是可以去治理的。從這個意義上,我認為,它是不應該並列在那些自然災害裡面。

但是,現在氣象部門確實有很強的監測能力,氣象部門參與霾的監測和預警,確實有必要,而且公眾也很認同。所以,在這方面,它需要一定的法規作為依據,寫入到法裡面,我認為也是可以,但必須不是並列在氣象災害裡面,而是明確說明:這個是由於主要是人為的一些原因所導致的,氣象因素是輔助因素,但在一定階段,氣象部門需要參與。

這樣我想就會避免導致誤解,同時也會避免弱化對地方政府污染治理責任的問責。因為如果它是個氣象災害,就暗示它是個自然災害,那又如何去問責地方政府去承擔治霾的責任呢?這不就推給自然因素、推給不可抗力麼?所以我認為,可以寫進去,但要區分對待。

China Luftverschmutzung in Beijing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G. Baker

德國之聲:那您認為霧霾什麼時候能夠得到治理?您曾在採訪中表示,北京至少需要五年才能告別經常發生預警的情況,需要數十年才能達到世衛組織的標準。

馬軍:我想大氣污染的治理,國際經驗也表明,確實還是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因為它確實涉及到能源結構、產業結構、包括交通這樣一些非常複雜的問題。但是,一般性的規律也是,前期的治理,如果我們能夠識別重點、準確識別源頭,然後採取優先的次序去重點減排的話,通常前面能夠達到的減排效果是最顯著的。

我們第一步的目標實際上應該是,緩解直至消除長時間的、頻繁發生的重污染天氣。五到十年,我想我們還是有希望達到這個目標。如果我們能夠更精準地優先治理的話,我認為五年的時間,也是有可能達到這樣一個初步的目標。

德國之聲:您所說的初步目標是指不再出現任何級別的預警嗎?

馬軍:不是說不再有任何級別的預警,而是說這種長時間的、大範圍的霧霾的頻繁發生,我們可以去把它消除。也就是說這種紅色預警,——因為紅色預警都涉及到一個長時間的霧霾的問題,我想這個還是有可能(消除)的。

Umweltkonferenz in Washington
(資料圖片)環保人士馬軍圖片來源: DW

但這要求我們必須識別源頭、並有優先次序,而不能像現在這樣。現在我覺得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還是一城一地、各自為戰,再就是不同的污染源均衡地去使力。這些都沒有讓區域真正的協同起來,沒有真正的從重點的方向去突破。我想,新的大氣法、環保法都提供了很好的潛力,基本上要求每個城市都出台重點排污單位名錄,而且都要即時的公開,我們叫這個項目「要每一個煙囪都公開」。

我想要是能夠盡快地落實法規的要求——現在這個法規的要求,都沒有落實。所以怎麼能說我們的工作已經做到位了。所以我想,如果能更快地落實這樣的要求,就能有效地突破對監管的干預,也可以讓公眾更多地去監督。包括要動用市場化的力量,像綠色供應鏈、包括綠色金融,這些市場化的解決方案。

包括我們自己也做「蔚藍地圖」的手機應用。那麼,公眾不但可以獲取這些企業排放的數據,而且可以對這些數以萬計的企業、對超標的企業進行微博的舉報。公眾可以切實地參與進來。我想如果我們可以這樣有效地去開展起工作的話,形成區域的聯防聯控,我們能夠更快的達成這樣一個初級的目標。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