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1310 Brüdler China

2010年10月13日

德國經濟部長布呂德勒在訪華行程的第二天,在上海會見了當地的德國企業代表。企業家們對在華開展業務的體會是,中國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市場,但在這裡立足很不易。

https://p.dw.com/p/PdCK
德國經濟部長布呂德勒(資料照片)圖片來源: AP

德國企業家布拉特( Christian Blatt )本來應該滿意了,他是巴伐利亞州的Krones公司駐華代表。該公司為生產飲料的廠家提供機器設備,公司在中國的銷售額以每年50%至100%的速度迅速增長。但駐華代表布拉特還是感到擔憂。在與德國經濟部長布呂德勒的見面會上,布拉特說:

"當我和我們的企業老闆一起前往中國參加商展時,我們會看見一些本公司的產品,但卻不是在本公司的展台上。在所有領域都存在嚴重的仿冒侵權現象,甚至還有人抄襲我們的商標。如果客戶購買了仿冒產品的話,今後兩三年內他們就不會再繼續投資(購買類似設備),那麼我們就丟了生意。經濟部長先生,我們希望智慧財產權保護成為德中合作中的一個持續性話題。"

在布拉特發言之前。經濟部長布呂德勒向在座的企業家們匯報了他在北京同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的會談。布呂德勒表示,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他認為中國取得了進步。對於企業經理們在這方面的體會,布呂德勒說:

"確實有一點意外,但我也沒有感到非常吃驚。在日本經濟開始崛起的時候,大家也都指責日本人仿冒產品。現在日本在很多領域佔據了世界領先的地位,其他人仿冒日本產品。我認為,這是一個國家發展過程中會出現的現象之一 。當中國不斷崛起,他們也會越來越注意保護自己的專業技術,開始建立相應的保護機制。我們必須堅持的是,誰要想獲得進入德國市場的許可,就必須遵守游戲規則。"

進步什麼時候才能帶來可見的成效?在這一點上,似乎很難做出預測。儘管有種種不盡人意的地方,德國企業在中國的生意還是相當紅火。今年上半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額達300億歐元,同比增加了52%。德國依然是中國在歐盟最主要的貿易夥伴,而歐盟已是中國在全球最大的貿易夥伴。

不過上海德國商會的董事穆倫(Arved von zur Mühlen)表示,中國市場這塊蛋糕是越做越大了,但對外國企業來說,經常是只能在外面看,不得而入。在中國經營業務30多年的紡織企業主梅德(Ulrich Maeder)說:"在與中國競爭對手的較量中,我們始終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別是在遵守勞動法規和環境保護方面,在金融和稅收領域也同樣如此。商品進口程序被有意地複雜化,而且耗時漫長。"

像大眾和巴斯夫這樣的大型康采恩在這次與經濟部長的會面中,幾乎沒有提到什麼困難。然而很難想像的是,只有中小企業才遇到各種麻煩。眾所周知,外國企業參加中國公共項目競標時,往往被拒之門外。布呂德勒在北京時,也努力說服中國政府簽署有關公共項目招標的國際商貿協定:"他們已經同意,當產品的本地化比例超過50%,就能得到許可。這還不夠令人滿意,還要進一步努力。總有一天我們會在這個領域獲得成功,但從短期而言,我覺得不太可能。"

作者: ARD 編譯:石濤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