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Bush Memoiren

2010年11月10日

美國前總統布希在他新近出版的回憶錄中寫道,他在任期內做出最大決定中,雖然難免有錯,但從根本上說無可指摘。

https://p.dw.com/p/Q4ue
布希為讀者簽名留念圖片來源: AP

喬治‧W‧布希經常說,他並不在意公眾意見。不過,他在回憶錄中,卻對他是怎樣做出重大決策的,請求人們的理解。他最希望的是,歷史學家會將他的總統任期歸納在"成功"的行列。出於這個原因,他在500頁厚的回憶錄中詳細描述了在他生命的關鍵時刻作出抉擇的原因。

他首先承認的也是早已證明了的:薩達姆‧侯賽因並沒有大規模殺傷武器,他忽略了從伊拉克迅速撤軍將不可實現,對2005年"卡特琳娜"颶風災民的援救為時過晚。不過,人們讀起回憶錄感到的卻是,對此承擔責任的不是他,而是其他人。比如"卡特琳娜"颶風。布希寫道,他不能主動行動,他多次催促路易斯安娜州州長布蘭克,接受聯邦的援助。但布蘭克仍猶豫多時。這樣,被洪水圍困的災民等待了多日才盼來救援物資。將近1500人死亡。

"水刑救了許多人的生命"

George W. Bush 11. September 2001 Information Nachricht Anschläge
高參通知布希911恐怖襲擊圖片來源: AP

有關水刑議題布希寫道:他同意使用這一技術,"因為律師們說,水刑不是刑訊"。人們應該相信他的顧問。此外,這一模擬溺水的刑訊手段"拯救了許多人的生命"。接替布希成為美國總統的歐巴馬上任後立即廢除了水刑。作為對布希解釋的回應,國際特赦組織組織向檢察機構提出要求,就布希進行有關的調查。今年年初,美國司法部曾宣佈,布希引述的法律專家不會因為他們作出的評估而得到懲罰。

布希還寫道,他可以置顧問的建議於不顧:2001年9月11日,他沒有聽從顧問的建議,毅然決然地返回了華盛頓。他不想躲在隨便哪裡的防空地下室裡,而是要在白宮向全體美國人發表講話,雖然這時利用飛機進行的恐怖襲擊依然可能發生。

對德國前總理施羅德的失望

這裡,有趣而且令人震驚的是另外的細節: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的通訊系統十分陳舊,及時得知訊息是困難的事情。機上不設衛星電視,每隔數分鐘,機上電視就同地面失去一次聯絡。"屏幕上不斷下著雪花"。同安全事務顧問萊斯以及副總統切尼的通話也頻頻中斷。總統只支離破碎地得到消息,世貿雙子塔樓被襲擊後坍塌,數千人死亡。

USA Proteste George W. Bush Folter
人權組織抗議布希政府使用刑訊圖片來源: AP

這天,布希想,第一架飛機可能不是襲擊,第二架則一定是襲擊了。"而這第三架已經是在宣戰"。布希憤怒了,"我們將找出誰是責任者並狠狠地教訓他們。"

在阿富汗同塔利班以及基地組織進行的戰爭得到了盟友的支持,但到了伊拉克戰爭開始時,情況已不是這樣。在回憶錄中的相關章節中,布希利用機會,同那些在伊拉克問題上的反對者清算。這些反對者曾公開讓他感到失望:當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法國總統希拉克以及或者說首當其沖是德國總理施羅德。布希寫道,施羅德是"最難進行定論的國家領導人之一",施羅德以對阿富汗戰爭提供的支持,贏得了布希的信賴,但是後來施羅德卻是濫用了這一信賴。

施羅德反唇相譏

2002年1月,施羅德訪問美國期間,布希同他在白宮就軍事打擊伊拉克一事交換了意見。德國總理向他保證說,"在阿富汗做到的事情,也會適用於伊拉克。那些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必須考慮到結果。如果您迅速果斷地採取行動,我會支持您的。"布希寫道,他把這些話理解成對他的支持。不過,隨著德國當年秋季議會大選的臨近,施羅德卻以反對伊拉克戰爭贏得了高分,而之前的約定卻忘得無影無蹤。施羅德對此在柏林回應說,"布希沒有講出真實的情況",他的支持是有條件的,即在伊拉克果真找到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布希在書中坦言,另一件事也深深刺傷了他,德國一名內閣成員(他指的是當年聯邦司法部長多伊布勒-格梅林)將他比作希特勒。"我非常震驚,非常憤怒",布希寫道,沒有什麼比德國官方成員說出這樣的話更具刺傷力了。多伊布勒-格梅林駁斥了她曾做過這番比較的說法。不過至少現在一切都清楚了,當年,施羅德同布希之間是一種冰期的狀態。

決不反悔認錯

美國總統並不只是傳播對德國人的"壞話"。德國總理梅克爾很快便成了布希在"國際舞台上的親密朋友"。布希寫道,她"可以信賴,親切並且真誠"。她在民主德國的經歷讓他和他的夫人深受感動。書中唯一一次提到"氣候變化"這一概念也是同梅克爾總理有關。

2007年,她對布希總統說,"氣候變化"將是8國峰會的議題。他回答說,"如果各國首腦圍坐在一起討論50年之後才面臨的問題,不如關心一下目前將死於愛滋病或者其他瘧疾的人們。"

目前讀過這本書的專家一致認為,布希的回憶錄沒有太多新意。這本書基本證實了原先人們就存有的對布希的偏見。比如,關塔納摩監獄對他而言是一座"模範監獄",雖然這一引言是布希硬貼在一名比利時官員身上的,布希還說,這名官員一連5次參觀了關塔納摩監獄。

即便是承認有過失的地方,布希也拒絕為之道歉。他一再使用的論據是,他的職責是保護美國人民。就這點看,他是成功的。他寫道,他每天都可以坦然地看著鏡子裡的自己說,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原則。不過,有一點是布希總統的優點,即他信守諾言,不對新總統發表評論。人們在書裡看不到針對歐巴馬總統的負面言辭。

布希從周二(11月9日)開始周游全國,為自己的回憶錄作廣告。他接受電視的採訪,選擇那些不會提出尖刻問題並對他持有好感的電視台。布希總統任期結束時,他的支持率創下歷史最低,大部分美國人認為布希對目前的經濟危機必須承擔責任的事實,這本書裡自然不會提到。

作者:Christina Bergmann 編譯:李魚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