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之聲專訪:黎安友與李成談「第四代」

2002年11月10日

中共16大召開前,外界對中共高層人事變動有著很多傳說。今年秋天在美國出版的一本名為「中國新的統治者:秘密文件」的書籍,幾乎是以肯定的口吻分析並介紹了所謂即將在中共十六大上全面接班的中共第四代領導人的情況。

https://p.dw.com/p/2oxg
中共「第四代」領導人:共產主義已經渺茫得只是空洞的符號,他們的使命是要「三個代表」。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記者張曉穎就與中共16大相關的一些議題電話採訪了「中國新的統治者:秘密文件」作者之一、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問題專家黎安友教授以及華盛頓伍德羅-威爾遜中心研究員李成教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問題專家Andrew J. Nathan,黎安友教授說:

「我們的書是以一本中文書籍「第四代」為基礎寫的,其訊息來源我認為非常可靠。作者是宗海仁,這是一個筆名,他非常熟悉中南海裡面發生的事情。他提供的訊息截止到9月初,所以我們的書也是根據9月初以前的訊息寫成的。至於後來會不會發生變化,現在還不能說,但我認為,變化將是不大的。」

根據普遍的預測,現任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將接替江澤民成為中共總書記。這樣一個掌握大權的中國未來政治家,外界對其人、其所代表的政策卻知之甚少,胡錦濤甚至被西方記者稱為「神秘色彩最濃的中國政治家」。那麼,胡錦濤一旦接管政權,將是一位謹慎的江澤民的接班人呢,還是以一種嶄新的、不同於其前輩們的新一代領導人的形象出現?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安友則認為:

」胡錦濤成為總書記的背景是,他是中共內部一個很聽話的人,讓做什麼就做什麼。他的另一個特點是特別善於團結同志,與黨內各方面的人接觸,並與他們達成共識。他不是一個非常有魄力和眼光的人物,他的才能體現在能與各方合作。我認為,對現在中國的局面來說,這樣的才能是比較適合於中共的結構,他們是一個集體,而這個集體的頭頭則應是最能團結這個集體的人。「

華盛頓伍德羅-威爾遜中心研究員李成教授認為,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國第四代領導人雖然會繼續沿著江澤民等第三代集體領導的方向走下去,但在政策走向和行為方式上,卻會有一些變動。

「新一代領導人,如胡錦濤和溫家寶,都有一些中國內陸的背景,而且一些年輕人還經歷過上山下鄉,包括胡錦濤和溫家寶,也在中國的甘肅待了很長時間。胡錦濤在甘肅待了14年,貴州待了三年,西藏待了四年。所以他們對中國內地有更多的瞭解。我想,他們會更多地選擇一個平衡發展的道路,而不是完全把政治的,經濟的和人事的資源都投到沿海地區。我想,平衡發展,建立社會保障系統,是他們經濟走向的一個重要方面。 」

中共16大召開前,有關高層領導內部激烈的權力鬥爭的傳聞很多。如果像中國問題專家、學者和媒體紛紛預測的那樣,江澤民不僅將中共總書記的位置讓給胡錦濤,而且未來還會讓出其國家主席、甚至中央軍委主席的職務,那麼江澤民是否會傚法毛澤東和鄧小平的做法,實行」垂簾聽政「呢?黎安友說:

」我不這樣認為。江澤民的權威遠遠比不上毛澤東和鄧小平,他的思想也比不上毛和鄧意識形態的豐富內容。另外,我們推測他也將把軍委主席的位置讓給胡錦濤。那麼,毛和鄧干預權力的一個基礎便是擔任軍委主席。如果江沒有這一資本的話,也無法過問政治。江的最後基礎是他在下一代領導中擁有的人馬,包括曾慶紅、吳邦國、李長春、黃菊、賈慶林等。但是,他們將在多大程度上聽江的話,還是一個問題。我與其他專家普遍的觀點不同的是,江在退休後,產生的影響不會很大。「

而在普林斯頓大學獲政治學博士學位的李成則從中國政權體制化的角度闡述了江澤民在隱退後逐漸會失去對中國政壇影響的原因。

「我想是會有一個過渡時期的,它將會是半年到兩年。按現在的猜想是,江澤民只會退掉總書記,或者軍委主席,但他不會退掉國家主席。退掉國家主席要等到明年三月,所以過渡是必然會有的。我想,在兩年之內,他會把權力全部交給胡錦濤。原因有幾方面。第一,是在鄧小平和江澤民執政期間都得到了鞏固的體制化建設。制度化建設這樣的詞匯以前是不用的,以前總是講人治,而現在將制度化建設。而集體領導則是制度化的一個主要方面。我想,江澤民會有他的影響力,但正式的權力會轉到第四代領導人,尤其是胡錦濤的身上。當然,胡錦濤更多是依賴集體領導,他的權力是具有有限性的。」

除中共領導層人事變動外,把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納入黨章以及允許資本家入黨等也是人們關注的中共16大上所要探討的議題。有些西方中國問題專家認為,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正在由一個革命黨向執政黨方向轉化,甚至具有社會民主黨的色彩。對此問題,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安友認為: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最近20多年不斷地改變。毛澤東時代,共產黨還是一個革命黨,但鄧小平上台後,不再搞革命,而是開始搞所謂的改革和建設。由於中國經濟的發展,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中產階級。共產黨也正在變為一個執政黨,可以說是技術官僚黨,管理社會,管理經濟,這是一個20年的演變過程。現在把江的」三個代表「納入黨章,是這種演變的又一個階段。「

與黎安友的觀點不同,華盛頓伍德羅-威爾遜中心中國問題專家李成認為,僅把」三個代表「寫進黨綱,還不能說明中共已開始黨內的民主改革。

「政治改革是不是會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不是只講空話,而是有具體的內容,尤其是到底什麼叫黨內民主,這個問題是否會得到更多的討論這還有待於觀察。」

黎安友和正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布魯斯-吉利聯合撰寫的」中國新的統治者:秘密文件「中寫道,預計將出任中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李瑞環是中共內部改革派的一名代表。據稱,李瑞環主張以半民主競爭的方式選舉省級以下官員,並有限度地予以新聞媒體自由。對此,李成的看法則是:

「西方媒體對李瑞環有一種盲目的推崇。實際上,李瑞環有他的有限性,89民運以後,他馬上開展掃黃運動,當然有人說他是為了保護知識分子,但所謂的掃黃也不是什麼民主開明派的方法。而且李瑞環的主要政治背景與天津相連,但最近十幾天津的建設並沒有取得很大的變化,所以我認為,他的政治感召力可能已經過去了。李瑞環退否,現在還不得而知。如果李瑞環退下來,這將說明,新一代領導人達到了一種默契,如果他留在那裡,可能會起到一種抵制江澤民提拔的一些人的勢力。」

人事變動雖是外界對中共16大最為關心的議題,而不論誰將接替江澤民等第三代領導人的職位,都將面臨中國現有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與矛盾,特別是加入世貿,外國競爭導致許多國有企業倒閉,工人大批失業,廣大農民基本生活受到威脅,還有遍及中共各層領導的貪污腐敗現象。那麼,新一代領導人是否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呢?黎安友說:

」他們要同時解決很多問題,他們對此非常清楚。但他們要實行分工。比如,溫家寶要做下一屆總理,當然要責任處理經濟問題,而溫家寶自己認為,應該首先在著手處理貧富差距的問題,把更多的資金用於農村和農民。「

六.四是過去13年中共執政中的一個一直被禁的話題。與第三代相比,第四代領導人中沒有直接對」六.四「負責的人物。那麼,新一代領導上台後,是否有可能對六.四的問題進行重新評價呢?」中國六.四真相「英文版編輯之一黎安友認為,」六.四「將是整個中共背負的一個沉重的歷史包袱,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發生,這個問題即使在第四代執政期間,也不會被提到日程上來。對此,李成表示了類似的看法。

「暫時不會,因為首先社會的壓力不大,國內知識分子和民眾對於六.四好像比較淡忘。但一旦真的進行政治改革,這個問題一定會重新提出來,而且他們必須解答這些問題。最根本的是取決於中國政治改革走得有多快,多遠。如果政治改革意味著共產黨馬上倒台,我想沒有人會願意這樣做。如果在一個過程當中,共產黨會發現一些更好的機制,比如說派系的公開化,合法化,然而最終是向著多黨政治發展。這當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問題都將被提出來。我想,這將取決於中國領導人是否有魄力有能力來推動這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