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之聲新聞 (2010年10月13日)

2010年10月13日

摘要:台灣拒絕北京提出兩岸適時探討軍事問題的提議;6名北約軍人在阿富汗遇襲身亡;智利已有10名礦工獲救被送回地面;中國內地居民香港購房不再獲香港身份;23名中共老幹部共同發表公開信呼籲言論自由

https://p.dw.com/p/PdA4

北京

據路透社消息,本周三北京方面向台灣建議海峽兩岸適時舉行探討軍事問題的會談,台灣方面拒絕了這一建議。台灣方面稱,中國大陸針對台灣在東南沿海總共部署了大約1900短程及中程導彈。台灣要求大陸盡快撤除導彈。北京方面則從不掩飾不放棄用武力阻止台灣獨立的決心。北京方面表示,兩岸適時探討軍事問題或有助於推動兩岸關係回暖。台灣行政院長吳敦義則回應稱,現在還不適合討論裁軍問題,因為兩岸還需要更多的互信。外界分析稱,台灣面臨2012年新一屆大選,政界不會冒著有可能驚嚇選民的風險做出親近大陸的表態。

喀布爾

國際安全援助部隊(ISAF)通報,本周三在阿富汗東部和南部總共有6名北約軍人在炸彈襲擊中遇難。襲擊者是該國東部的反叛武裝分子。一家獨立網路組織調查稱,今年年初以來已經有大約580名外國士兵在阿富汗遇難。目前美國和北約其他國家在阿富汗駐兵總數超過15萬人。

聖地亞哥

智利被困井下600多米深處69天的33名礦工正在陸續升井獲救。目前救援的速度大約每個礦工升井需要一小時的時間。當地媒體報導稱,已獲救礦工看起來健康狀況都比較穩定。這項歷時數月、風險系數巨大的營救行動引起世界範圍的廣泛關注。第一名礦工升井的一瞬間,現場的礦工家屬、救援人員以及智利總統皮涅拉都興奮地大聲歡呼鼓掌。將所有被困礦工送回地面的整個過程大約需要48個小時。

巴格達

伊拉克鄰國對巴格達權力真空局面的擔憂不斷增加。敘利亞、埃及以及土耳其謀求推動伊拉克各黨派聯合組建新政府。今年3月伊拉克國民議會大選結束後,新政府遲遲未能組閣。本周三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在大馬士革會見到訪的伊拉克總理馬利基。馬利基表示,儘管他所在的黨派在國民議會大選中的得票數排在第二位,但是他希望能夠留任總理一職,為此他需要獲得敘利亞的支持。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周二同伊拉克什葉派最高伊斯蘭委員會領導人阿爾‧哈基姆舉行會晤。該委員會的目標是阻止馬利基連任總理一職。

莫斯科

德國聯邦總統伍爾夫鼓勵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推動加快俄羅斯現代化發展進程。伍爾夫在訪問俄羅斯期間在莫斯科一所大學發表演時表示,實現經濟、政治以及社會全面現代化的最好保障是實行有效的民主制度。這其中包括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和集會自由。每個公民都應該能充分行使法律賦予的個人權利,獨立的司法是對法治社會的保障。伍爾夫還同俄羅斯人權活動家以及新聞界代表舉行了會談。

柏林

「極端右翼」觀念在德國社會各個階層所佔比例有所增長。德國萊比錫大學所做的一項相關調查顯示,同過去幾年略有回落的情況相比,今年在德國各個社會階層隱藏的仇視外國人、反猶主義、大國沙文主義以及反民主觀念等思想出現大幅反彈的現象。研究者分析說,這些「右翼」思想抬頭和經濟危機的影響不無關聯。受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委託2002年開始參與這項調查的學者警告說,政府對社會做出的經濟富足的承諾不能兌現的情況下,民主的基礎就會面臨動搖。

柏林

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表示,德國擔任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不意味著德國聯邦國防軍參與海外使命就會必然增加。韋斯特韋勒在接受德意志廣播電台採訪時說,德國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承擔了許多責任,這些做法也符合德國本身的安全利益。他還表示,德國將利用擔任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兩年的期限推動聯合國安理會的改革。在改革中,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亞洲國家的利益都應獲得相應的代表。本周二,德國與葡萄牙、印度、哥倫比亞、南非一同當選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

香港

據香港媒體報導,香港特首曾蔭權在香港施政報告中宣佈,從10月14日起,暫時取消境外人士透過置業投資可取得居港權的做法。此舉是對香港市民對外資炒樓關注的回應。這也意味著中國內地居民在香港購買房產將不再能獲得香港身份。

巴黎

法國繼續舉行反對薩科齊政府提出的退休制度改革的罷工活動。特別是公共交通系統組織的大罷工造成本周二法國近程、遠程火車以及機場汽車交通全面癱瘓。學校和公共服務行業也受到影響。工會方面期待大罷工可以阻止政府推出的退休制度改革計劃。按照改革計劃,法國退休年齡將逐步從60歲升至62歲,足額退休金需等到67歲才可領取。

貝魯特

受黎巴嫩總統米歇爾‧蘇萊曼的邀請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對黎巴嫩開始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這是艾哈邁迪內賈德首次正式出訪黎巴嫩。批評人士指出,艾哈邁迪內賈德的到訪可能令什葉派真主黨民兵從中受益。黎巴嫩政府內部反真主黨派別指責艾哈邁迪內賈德準備將黎巴嫩變成伊朗在地中海地區的基地。本周四,艾哈邁迪內賈德將前往黎巴嫩同以色列接壤的邊境地區參觀。

北京

中共23名退休老幹部和媒體知識分子共同發表公開信,呼籲中國政府實行政治改革。這封發表在網路上的公開信稱,「新聞解禁、開放人民輿論陣地,是社會的主流意見和訴求,是正常的,要以立法形式解決。共產黨自身不改革,不改造,就會失去生命力,走向自然消亡。」這封由前中共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銳、《人民日報》前社長、總編輯胡績偉、前政法大學校長江平、原新華社副社長李普、原廣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周紹明等人發起的致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公開信呼籲「執行憲法第35條,廢除預審制,兌現公民的言論出版自由」。

北京

據法新社消息,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的妻子劉霞同挪威外交官會面受阻。挪威駐華使館外交官本周二曾試圖前往劉霞的住所看望她,但沒有獲准進入。挪威駐華使館確認了這一消息。挪威駐華使館一位發言人說,幾名外交官前去是想瞭解劉霞的近況如何。劉霞在微博Twitter上發消息說:「由於我昨天沒有跟家裡人通電話,今天我77歲的老媽過來看我。擔心。我很難受。感謝我的父母兄弟,一直以來,愛曉波如愛我一樣。強烈抗議政府非法軟禁我。」

首爾

據韓國《北韓日報》報導,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的權力繼承人金正恩的支持者曾於2009年1月試圖刺殺金正恩的長兄金正男。當時金正男由於同父親金正日關係不和,一直住在中國。中國方面為金正男提供了庇護,暗殺未遂。韓國的報導說,由此可見,當時北韓最高權力擁有者金正日已經決定將權力傳給最小的兒子金正恩。北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員說,「金正男不會再返回北韓,他將留在中國」。韓國情報部門對這則報導沒有發表評論。金正男上周末在北京接受日本朝日電視台採訪對北韓權力世襲制提出批評。

北京

德國聯邦經濟部長布呂德勒在北京訪問期間提議歐盟同中國之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布呂德勒表示,德中貿易量今年增長迅猛。德國對華出口今年前7個月已經增長了52個百分點,中國對德出口同期增長34%。兩國今年貿易總量可能會超過1000億歐元。布呂德勒誇贊「兩國都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歐盟區對華貿易出現巨大赤字的同時,德國對華貿易卻正享受著順差。歐盟在上周舉行的歐洲韓國峰會上同韓國簽署的了自由貿易協定。

北京

據路透社消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宣佈,將斥資11億美元收購位於美國南德克薩斯州頁岩油氣項目三分之一的權益。5年前,中國海油收購美國優尼科公司的計劃由於遭到監管會的抵制而失敗。路透社報導稱,中海油在海外擴展業務勢頭強勁,該集團已經在加拿大和巴西分別對能源企業進行參股投資。中國油氣企業今年採取的收購或投資行動所花資金比去年高出18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