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之聲新聞 (2010年9月13日)

2010年9月13日

摘要:韓國向北韓提供救災物資;北韓黨代會推遲舉行可能與金正日病情有關;以巴分歧依舊;印度計劃購買大批俄制軍用直升機;德國外長贊同土耳其加入歐盟;布萊爾獲本年度美國自由勳章;日本福岡高等法院對中國研修生受剝削案做出判決

https://p.dw.com/p/PB0l

首爾

應北韓方面的請求,韓國將向北韓提供大米和水泥,幫助該國救災。韓國紅十字會周一(9月13日)宣佈,將向毗鄰中國的北韓受災邊境地區發送5000噸大米和1萬噸水泥。北韓還要求提供重型建築器械,該組織對此表示,相關事宜應由政府出面解決。韓國紅十字會同時建議,本月17日舉行關於離散家屬團聚新一輪會談。上周末,北韓紅十字會出人意料地建議恢復實施離散家屬團聚計劃。分析家指出,此前,在出現長達數周的緊張局勢後,半島雙方均釋放出緩和訊號。其中包括,北韓釋放了一艘韓國漁船及全部7名船員,並接受了韓國提供賑災物資的建議。

首爾

據韓國媒體報導,北韓30年來最大規模黨代會推遲舉行可能與金正日健康狀況不佳有關。北韓官方曾宣佈將於本月初召開黨代會,選舉黨的領導層。觀察家預期,金正日的幼子金正銀有可能經由本次會議進入核心領導層,為未來成為金正日的接班人奠定基礎。韓國聯合通訊社周一(9月13日)援引情報機構報導說,現年68歲的金正日的健康狀況並非嚴重到不能出席會議的地步。韓國《北韓日報》報導說,多數代表已經抵達平壤,黨代會召開在即。不過,德國弗里德里希‧瑙曼基金會北韓問題專家克利茨(Walter Klitz)日前則表示,北韓黨代會將於下月初舉行。

耶路撒冷

以巴第二輪直接和談前夕,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强調,他不會延長現在形式的約旦河西岸地區猶太人定居點項目暫停禁令。納坦雅胡称,禁令本月26日到期後,不會延長,但將對定居點建設項目的實施規定多種限制。納坦雅胡的這一立場使以巴直接和談的基礎受到挑戰。巴勒斯坦領導人阿巴斯多次聲明,如果以方不延長暫停猶太人定居點項目禁令,巴方將中斷和談。納坦雅胡日前重申,巴勒斯坦人必須承認以色列的猶太人國家性質。巴勒斯坦方面迄今拒絕以色列的這一要求。觀察家指出,定於本周二(9月14日)在埃及舉行的以巴第二輪直接談判不容樂觀。

莫斯科

印度計劃從俄羅斯購買139架軍用直升機,總金額15億歐元。俄羅斯最大的武器商國防出口公司(Rosoboronexport)周一對媒體證實了這一消息。俄印兩國2008年曾簽署關於俄羅斯提供80架M—17直升機合同。印度政府近日發出訊號,願意購買另外59架直升機。不過,由於印方要求改裝,提供起始日期將延至2011年年初。

柏林

聯邦德國政府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特使施泰納(Michael Steiner)警告說,不應對定於本周六舉行的阿富汗下屆議會選舉抱過高期待。施泰納對德新社表示,阿富汗不會有符合歐盟標準的選舉,不應忘記,阿富汗的選舉是在衝突環境下舉行的。在一年前的阿富汗總統選舉中曾出現大規模舞弊現象。

柏林

隨著土耳其全民公決通過憲法改革法案,聯邦德國自民黨主席、外交部長韋斯特韋勒強調,該國有望加入歐盟。韋斯特韋勒周一(9月13日)對媒體表示,土耳其有權得到公平、互相尊重及平等的對待,不能將這麼一個正走向現代的重要國家排除在外。韋斯特韋勒以此再度顯示了與其執政夥伴—聯盟黨不同的立場。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反對土耳其成為歐盟的全資格成員,只贊同歐盟與該國建立「優惠合作關係」。土耳其要求成為歐盟一員,與歐盟的相關談判已進行多年。該國拒絕接受任何其他形式的與歐盟的關係。

維也納

圍繞核監控,國際原子能機構同伊朗政府之間衝突加劇。國際原子能機構主席天野之彌(Yukiya Amano)周一在該機構理事會會議開幕講話中再度指責德黑蘭當局拒絕兩名國際核查員。田野之彌強調指出,由於缺乏足夠訊息,國際原子能機構無法確認,伊朗境內的全部核材料僅具有民用目的。德黑蘭政府稱,天野之彌的批評出於政治動機,因而予以拒絕。伊朗駐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索爾塔尼赫稱,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相關報告使該機構的誠信受到質疑。上個月,伊朗宣佈禁止兩名國際原子能機構視察員入境。此前,這兩名視察員報告說,用於核試驗的一個組件不知去向。伊朗當局否認計劃進行相關核試驗,並指責這兩名視察員提供錯誤訊息。

費城

近因其自傳出版而引起爭議的前英國首相布萊爾獲得本年度美國自由勳章。總部位於費城的美國國家憲法中心今天將該獎頒給布萊爾,以表彰他在促進宗教寬容基金會的工作以及他為改善非洲國家良政作出的貢獻。美國自由勳章的獎勵對像是為全體人類的自由作出重大貢獻的名人。因支持對伊戰爭,布萊爾在英國國內外引起廣泛爭議。

東京

日本福岡高等法院當地時間9月13日裁定下屬熊本地方法院所作的一項判決有效。根據這項判決,4名中國研修生勝訴。這4名來自中國大陸的女生2006年通過中介機構,參加「外國人研修及技能實習制度」赴日,進入位於熊本縣天草市的一家縫紉廠。截至2007年8月,她們被迫從早上8時半開始工作,有時要縫紉到次日凌晨3時,每月平均只有2到3天休息。熊本地方法院根據中國研修生的起訴作出判決,責成中介機構和該縫紉廠共同賠償受害人440萬日元(約值4.1萬歐元),並支付所拖欠的原告薪水,合計1280萬日元。「外國人研修及技能實習制度」20年前問世,原定目的是為新興國家培訓專業人才。批評者指出,該項目的參與者常受殘酷剝削,小時薪水只有300日元(約值2.8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