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之聲新聞(2010年2月3日)

2011年2月4日

主要內容:埃及軍方擬在開羅設「緩沖區」; 巴拉迪:與政府對話的前提是穆巴拉克下台; 歐洲5大國呼籲埃及迅速建立政治新秩序; 突尼斯臨時總理要求人民重返工作。

https://p.dw.com/p/Qxx7

開羅

埃及軍方宣佈,在開羅設立一個緩沖區,以隔開支持和反對穆巴拉克的人群。解放廣場上的坦克及士兵已做好了待命的準備。埃及首都周三發生的支持與反對穆巴拉克總統的暴力騷亂導致5人死亡,830人受傷。這是埃及衞生部長法裡德公佈的數字。但參與急救的醫生卻認為,傷者超過1500人。據位於維也納的國際新聞研究所的報導,支持穆巴拉克的人在騷亂中威脅、甚至毆打外國記者。其間,埃及外交部駁回了國際社會發出的立即實施政權轉換的要求。聯合國宣佈立即撤出350名工作人員。

倫敦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周四在倫敦的一次新聞會上,對埃及局勢表示了憂慮並希望各方保持克制。他說,"動用武力對付和平示威者,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他說,完成埃及政權的平穩過渡非常重要,"我們呼籲各方不要拖延,立即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他還說,"我們不能低估給整個中東地區帶來動蕩的危險。聯合國支持人民的願望,支持急需的改革。"

開羅

埃及著名反對派人士巴拉迪和被禁止的「穆斯林兄弟會」都拒絕了該國總理提出的對話建議。他們對路透社說,穆巴拉克必須先下台。周四,埃及新總理沙非克向反對派發出對話的邀請。據半島電視台報導,部分反對派組織接受了邀請,其中包括合法的、主張自由的埃及國民黨(Wafd)。巴拉迪說,「我們拒絕會面。所有的談判都取決於穆巴拉克的下台,取決於解放廣場的安全局勢。」

巴黎

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這5個歐盟大國向埃及發出呼籲,立即在國內建起政治新秩序。在一份由以上5個國家首腦共同簽署的聲明中,他們呼籲,埃及政治過渡程序現在必須開始。這一由法國總統辦公室公佈的聲明嚴厲譴責了向示威者動用武力的做法。聲明說,埃及人必須享有進行自由和平的抗議示威的權利,國家安全力量必須對他們給予保護。

柏林

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發出警告,不要讓埃及的暴力升級。他擔心周五祈禱前,埃及局勢會更為激化。德國外長強調,歐盟同美國正在緊密協調,促使開羅政府放棄武力並重返和平對話。韋斯特韋勒說,首先要確定的是,怎樣構建埃及走向民主的過渡形式。

突尼斯

經歷數周的抗議活動之後,突尼斯過渡政府總理加努希呼籲民眾重返工作崗位。他在一次電視講話中說,只有這樣,突尼斯的經濟才不致徹底崩潰。過去幾天,很多突尼斯人因擔心發生暴力以及其他犯罪行為而守候在家。加努希說,突尼斯局勢開始恢復正常。

薩那

在葉門首都薩那反對和支持薩利赫總統的民眾都走上街頭,各方都有上萬人。政府反對者將集會地點轉移出市中心,因為政府支持者從今晨開始已佔據了那裡。反對者要求政府換屆並實施民主改革。此前,他們發起了「憤怒日」的活動。鑑於示威的壓力,葉門總統薩利赫周三宣佈,不再競選下屆總統,他的兒子也不會接班。薩利赫總統的任期到2013年屆滿。目前葉門人口為2300萬,其中一半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曼谷

泰國南部5名佛教徒很可能遭到穆斯林分裂主義分子的槍殺。帕塔尼省副省長稱,出事時,遇害者正在一家露天餐飲店用早餐。泰國南部三個省份的穆斯林居民佔多數,他們為爭取更多自治而持續的鬥爭已有數年之久。自2004年泰國南部的局勢激化以來,已有4000多人被殺害。

柏林

梅克爾總理今天啟程訪問西班牙之前,聯盟黨議會黨團副主席弗克斯建議,與其在歐洲以外的國家招攬移民,不如在較為貧困的歐盟國家這樣做。他說,德國2015年接受職業培訓的青少年將比今天減少15萬人,而同時,西班牙和葡萄牙卻面臨著年輕人找不到就業機會的問題。梅克爾總理將在德-西磋商期間談到這個話題。此外,本次在馬德里舉行的會議還將涉及歐洲及經濟政策。

華盛頓

美國周三表示,歡迎韓朝兩國恢復對話,但重申對北韓的核計劃表示憂慮。首爾和平壤計劃下周二舉行一次雙邊軍方高層會晤的籌備會。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說,"我們歡迎重開對話。我們同盟友韓國保持著緊密的磋商。"他還說,"我們承認而且相信,每一個要求北韓合作的步驟都需要誠實明確的南北對話。"坎貝爾還表示,2005年通過六方會談達成的這些步驟以及北韓應該履行的義務和責任,後來都被踐踏。北韓在中國支持下,尋求重開六方會談,但美國和韓國迄今對這個來自北方的建議持冷淡態度。

全球訊息和通訊出口產品三分之二來自亞洲

據德國新聞通訊社的消息,全球訊息和通訊技術的三分之二來自亞洲。聯合國周三公佈的數據表明,2009年全球66.3%的高科技出口產品來源於亞洲。中國大陸同香港的高科技出口總額加在一起是美國的4倍。數據顯示,印度和馬來西亞的同類產品出口明顯增加,而同期,美國和歐洲的卻在降低。全球貿易中,訊息與通訊產品的份額約佔12%。該領域中,美國、中國大陸和香港是三個最大進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