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半邊天的收入仍然偏低

2007年3月5日

借三八婦女節之機,德國威斯巴登聯邦統計局公佈了一份最新統計資料,稱去年德國總體就業情況有所好轉,女性失業率從上一年的9.5%下降到8.4%,但女性職員的平均薪金標準比男性同事低五分之一。

https://p.dw.com/p/9xaG
倍感身心壓力的職業女性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據調查,2006年德國15至64歲之間的男女在職比例達到68.8%,上升了0.9個百分點。其中,女性就業率從原先的64.8%增加到65.6%。聯邦統計局對此表示:「歐盟在所謂的『裡斯本政策』裡為女性就業率下達的60%的指標在德國早已超額完成。」

2006年,從事生產、銷售、信貸及保險行業的女性全職職員的平均稅前月收入為2587歐元,比男性同事的每月3234歐元的標準低20%。原因在於,位居要職的男性人數遠遠多於女性。就去年統計數字來看,40%的男性在職人員佔據著對資歷有特殊要求的重要崗位,而女性的這一比例僅為16%。工人群體當中,61%的男職工和15%的女職工屬於專業技工。

聯邦統計局揭示出這樣一個事實:在過去的10年裡,年輕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有了顯著提高。1996年,擁有高級中學畢業文憑的女性僅佔25至64歲全體女性的17%,10年之後,這一比例提升到了25%。德國高級文理中學2005至2006學年的女生人數也佔到一半以上(54%)。

外籍母親多為家庭主婦

統計報告還指出,德國人口的51%為女性。而在730萬外籍人口中,女性比率為48%。如果細分不同國別,在德國生活的泰國人以女性為主(86%),菲律賓人(80%)、巴西人(75%)的女性主體現象也非常明顯。

子女尚未成人的德國女性的平均年齡為38.9歲,比外籍母親的年紀明顯偏大(36.1歲)。另外,外籍母親平均育有1.8個孩子,比德籍母親的子女數量略多(1.6)。55%的德籍母親外出工作,而53%的外籍母親為家庭主婦。另據2005年的一份調查資料顯示,全德境內子女未滿18歲的媽媽人數為870萬,其中86%的多數擁有德國護照,而其餘的14%為外籍人口。

至於女性健康問題,統計數字表明,2005年共有910萬女性在德國醫院接受住院治療,佔全體病號的54%。女病人的平均年齡為53歲,男病人則平均為51歲。女性最常見的住院原因是心力衰竭(16萬5千例),其次是乳腺癌(15萬3千例),膽結石(14萬例)。女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數為8.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