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在上海建「世界藝術博物館」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7年1月19日

藝術走向藝術繁榮的地方:柏林、德勒斯登和慕尼黑博物館計劃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在上海開出世界藝術博物館,把珍貴的藝術收藏運到那裡去展出,並希望這個博物館在上海世博會後長期保留下來。德國廣播電台記者為此採訪了普魯士文化財產基金會主席克勞斯-迪特.雷曼。德國之聲記者聽譯如下。

https://p.dw.com/p/9jEd
柏林博物館島上的博德博物館圖片來源: Atelier Tesar

雷曼先生,德國各博物館打算以什麼方案在上海得分?

雷曼:我們最近幾年已經跟中國擴展了交流關係。我們在中國旅行了10天,我們看到,中國自己的博物館業在繁榮著。中國需要展品,需要跟歐洲博物館的關係。我們想做的是,在上海世界博覽會期間,先是有期限地打開一個西方藝術櫥窗。具體地說,柏林、慕尼黑和德勒斯登博物館去上海,跟上海的博物館一起在上海世博會上舉辦展出。這是開端。設想是在世博會後這個櫥窗仍然留在那裡。這是我們的大願望。我們為此將從2007年開始,跟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一起組織,給中國年輕的博物館人士以獎學金,建立一個盡可能緊密的聯繫,以便我們今後共同辦項目。也跟各方面協調人員一起來搞。這不是一個單方面的行動,不是我們簡單地到中國去開個分館,而是加強這方面的合作,跟中國的博物館合作。

柏林、慕尼黑和德勒斯登是德國著名的博物館所在地,您已經知道你們將在中國展出什麼嗎?

雷曼:我們還沒有討論方案。我們可以把大師的傑作運過去,我們也可以按題目來操作,要在不讓我們的博物館出現清空了,空著位置的現象前提下。

這是此間人們最擔心的。人們怕大師傑作到上海去了,而這裡參觀博物館的人看見的是一張小條子:本展品可惜已出借。

雷曼:這正是我們要避免的。這三個德國藝術收藏的旗艦的意義太重大,這樣的行為不會不被人發現的。相反,出於這種戰略夥伴關係,我們也會讓中國把展品運到柏林、慕尼黑和德勒斯登來辦展覽,造成活躍的交流場面。我不是單方面主義的信徒,不願意搞一種類似於文化殖民的東西。在那裡,也不會有永久性的展出,而是不斷地辦各種展覽,肯定會涉及一些在德國也受重視的範圍,無論是浪漫主義還是當代藝術,還是文藝復興,也就是根據大的藝術時代,但我們的大努力也涉及,在上海的櫥窗那裡,跟中國的和德國的安排者們一起協商。我們在這方面已經有了經驗,您知道,我們辦了莫斯科-柏林、東京-柏林的交流展。

您說,還沒有決定哪些作品,但您有大體上的設想嗎?

雷曼:我們要送去的不是德國藝術,而是題目範圍的,歐洲範圍的展品。

法國蓬皮杜中心主任施皮斯對法國如羅浮宮、蓬皮杜中心等博物館送展品去阿拉伯地區辦展提出了批評。您是怎麼看的?

雷曼:我覺得 ,有的展品作為某個博物館的形象不應該出遊,比如蒙娜麗莎,就應該待在那裡,成為吸引遊客前往法國的目的。我們跟法國博物館去阿沃達比展出的做法完全不同,他們實際上是把展品賣到那裡去,這跟文化交流毫無關係。法國人的做法是一種市場營銷。我們的博物館,比如柏林的,本來就是世界上藝術品出借的大頭。我們肯定不會象羅浮宮那樣做。我們從一開始就跟上海博物館有夥伴關係,這是博物館之間的關係,不是為了吸引遊客,滿足經濟利益。我們也希望我們在中國的展出使中國更願意到德國來展出,加強文化交流的力度,公眾也都參與進來,只是在附加效益上,就像我們在墨西哥,在東京等地做的那樣,我們附加地吸引了更多的旅遊者,吸引他們到這些藝術品的原在地,比如柏林博物館島,或者慕尼黑來。這跟羅浮宮的商業化做法是完全不同的。(平心聽譯)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