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境內是否應該部署美國核武器存在爭議

2009年9月24日

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利用聯合國大會的機會,推進他的無核世界理想。9月24日聯合國安理會將在他的主持下就核裁軍問題做出決議。在德國也部署有美國核武器,是否有必要,這是個存有爭議的問題。

https://p.dw.com/p/JnuB
圖片來源: AP

在全球核裁軍的討論中,德國不僅僅是為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倡議鼓掌叫好的觀眾。現在,德國境內還部署有美國核武器-儘管大家情願閉口不談。德國本身雖然沒有核武器,但是也加入了北約的核武器計劃,即所謂的"核分享"。這意味著,估計目前在德國安置有20顆美國核彈,就位於艾弗爾山的比歇爾軍用機場。聯邦國防軍備有戰鬥機,並對飛行員進行訓練,以備必要時投放原子彈。

德國三大在野黨均認為這是一個歷史錯誤,並在他們的競選方案中要求從德國撤出美國核武器。綠黨領導人於爾根∙特裡庭對現任聯邦總理說:"您不能躲在美國身後!德國是否繼續參與核分享,是或不是,這是我們德國必須獨立自主做出的決定!"

在德國以及其它歐洲國家部署美國核武器始於50年代中期,當時北約制定了"大規模報復戰略":針對蘇聯對北約成員國可能的襲擊予以報復性的大規模核武器攻擊回應。這個核保護傘對於冷戰時期的德國尤為重要。

北約在鐵幕消失後決定,依然在德國、比利時、荷蘭、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最低限度的部分核武器,以起到威懾以及保持歐洲安全政策穩定的作用。基民盟認為,這是一個合理的方案。聯邦總理梅克爾所在的基民盟是唯一贊成堅持核分享制度的黨派。基民盟負責外交政治的馮∙克萊登認為兩件事都是必要的:"一方面,堅定執行核裁軍;另一方面,應當保有必要的核威懾。"

困難的地方在於:德國以及歐洲其它四個參與核分享的北約成員國都是官方的無核國家。批評者指出,他們違反了《核武器不擴散條約》。德國希望保證在重要的"北約核計劃小組"的發言權這一說法也缺乏說服力,因為無核國家也同樣可以在該小組參加意見。左翼黨議會黨團主席居西批評說,政府依舊保留著冷戰時期的思維方式。他表示:"難道說,加拿大和希臘在北約沒有影響力,就因為它們放棄了核分享?就我們的歷史而言,我們是應當最先放棄核分享的國家。現在我們已經不能做先行者,那我們至少應當做第三批後來者!"

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邁爾主張從德國撤出美制核武器;目前政府對此意見也不一致。估計大選過後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因為各種可能的執政組合構成的內閣中,都會有反對核分享制度的成員。這個議題依舊存有爭議。

作者:Nina Werkhäuser/舒心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