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媒體眼中的「胡溫新政」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5年1月6日

新年伊始,法蘭克福評論報發表評論說,中國是一個充滿矛盾的社會:經濟和科技高速發展製造了富豪和中產階層,而思想、言論和結社自由卻仍然付之闕如。評論寫道:

https://p.dw.com/p/65Np
權力交接之後,中國的政治改革依然遙遙無期圖片來源: AP

「黨在其它所有領域給予這些新興階層活動的自由,這樣就成功地擋住了它們的政治要求。為了維持政治秩序,必要時黨可以採用一切可供使用的權力手段。1989年本來已經瓦解的人民運動遭到軍隊鎮壓,這樣的教訓記憶猶新,不過它已走入歷史。去年夏天,江澤民實施了最後一項改革:向聽黨的話的資本家打開了黨的大門。這樣,通過權力誘惑和財產瓜分,完成了爭取新型中產階層的過程。

中國的一些人和國外許多人期待江澤民的接班人、也就是黨所說的第四代領導人,把經濟開放延伸到政治領域,但這樣的期望只是幻覺而已。現任領導人胡錦濤不允許對黨的權力產生任何懷疑,自由思想家受到警告和訊問,敢於對抗的刊物遭到取締。

仍然稱為共產黨的黨聽不見處於劣勢地位的人們發出的抱怨和抗議,最多只是遺憾地確認,農村的貧困加劇了,而這也許又是氣候造成的。兩年前十六大提出的『小康』二字現在幾乎聽不到了,這個詞的平均主義味道太重。權力精英們不喜歡這個詞,因為他們要保持自己的權力精英地位,不想與別人平分任何東西,也因為他們既依靠結構性的腐敗、也依靠自革命以來壟斷了的國家機器而生活。」

南德意志報新年前的一篇文章認為,「以人為本」體現了胡溫的新風格,但其這一口號的背後,舊政策仍然是胡溫新政的核心。文章寫道:

「期望新領導人隨著經濟飛躍最終將實施政治改革的人失望了。現在中國的周邊都是民主國家,但胡溫在北京再次嘗試使用舊的方法。共產黨認識到,反腐敗是一場關係到黨的存亡的鬥爭。那麼該做什麼呢?實行報紙監督?司法獨立?胡錦濤決定採用傳統的方法,呼籲全國幹部不要受物質誘惑。

胡溫看到,許多問題威脅著中國的未來,他們也著手應對這些問題,如腐敗、礦山和玩具廠中對工人的早期資本主義式剝削以及許多中國人深惡痛絕的貧富差距。但他們至今採取的糾正措施只是外表的修飾,真正的改革不是超越了他們的視野,就是力不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