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小夥在中國服民役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2005年9月30日

成年後,德國青年須服兵役或民役。因耗時較長,他們削尖腦袋逃避,拒絕「浪費青春」。而尤斯特.烏貝克對自己的經歷卻津津樂道、贊不絕口,他的服役地點是遙遠的中國。

https://p.dw.com/p/7F7U
不一樣的中國生活讓去過的外國人欲罷不能圖片來源: AP

高中畢業後,多特蒙德小夥尤斯特.烏貝克飛赴北京,為孤獨症患兒康復中心做義工。如今,22歲的他返回德國,收獲了豐富的人生體驗和一口漂亮的中文。不久,他將在波鴻開始大學學習,專業是經濟和東亞政治。他的遠期目標:在北京拿碩士學位。

「生活在中國人裡頭,開始還真有點兒不習慣!」這個富有挑戰精神的年輕人說。當時他寄住在一位老太太家裡,據說老人是市長的姊姊,尤斯特.烏貝克住一個單間。他工作的地方距市中心30公里,這個組織受到國際捐款的援助,人稱星星雨。

2004年8月,才在業大學了點中文皮毛的他飛往中國。飛機抵達莫斯科後,他又乘上橫貫西伯利亞的火車,一路顛簸來到北京。「我服役的星星雨教研中心主要為家長提供幫助,讓他們學習如何同患孤獨症的孩子交流。」他解釋說。受訓的40多個家庭來自全國各地,課程為期11周,而家長們為此須排隊等待兩年。培訓價格也不低,每個家庭300歐元。而培訓教師的起薪為100歐元。

烏貝克還有一位來自巴伐利亞的同事。對他們而言,除了語言不通外,工作上的困難也是不言而喻的。「我們為孤獨症患兒工作,可對孤獨症都是門外漢。」對孩子的個別治療更是步履維艱,「我們付出努力,卻常常見不到進展。」此外他們還幫辦公室將德文合同譯成英文,或者下廚房幫忙打打雜。

工作之餘,當然少不了遼闊大地的發現之旅。「我覺得,去中國旅行還得到內地看看。不過若完全不懂中文,就不那麼容易了。」在中國生活日久,他的漢語已有了很大起色。後來坐火車時,他甚至於同一位女教師用中文談論德國的教育制度。波鴻大學的學習得選擇一門外語,而中文當仁不讓成為首選。

他是通過卡塞爾社會和平義工組織去中國服役的,這個組織每年向歐洲以外的國家推薦16到20名青年志願者,服役時間為1年。除中國外,目前志願者的服役地點還有比如日本、加納、肯亞、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志願者沒有國家補貼」,該組織工作人員維倫.海因斯說。他們也沒有零花錢,志願者的花費多來自社會捐款。

聯邦局發言人海因茨.古恩特.迪克爾介紹說,據聯邦局統計,僅科隆經不同組織推薦,就有近千人到德國以外服民役,他們做義工的時間最長2年,規定的時間僅11個月。而每年在德國或國外完成服役的德國青年為3500人。

一年時間,烏貝克在中國交了不少朋友,每一天都是那麼的引人入勝。「我心裡現在充滿對中國的鄉愁。」他還打算去南美服一次民役。「國外服兵役使人生經歷更為豐富,讓你用審視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文化。」

烏貝克在北京認識了一位中國女孩,20歲的她是德語專業的學生,不過兩個人用中文交流。現在,烏貝克不用專門飛到中國見她:這學期,女孩將在德國明斯特開始她的大學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