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研究如何應對稀土供應危機

2011年4月9日

中國從2010年開始控制稀土出口,造成全球稀土價格爆炸式增長。這一對生產高能效電池至關重要的原材料價格決定了電動汽車的發展空間。德國政府連同經濟界已經開始研究如何面對稀土市場的供應危機。

https://p.dw.com/p/10qLI
稀土是生產電動汽車高能效電池的重要原料

隨著電動汽車開始批量生產, 一些像鈷、鋰等特殊高科技原材料的供應保障就變得越發重要。德國國家電動汽車論壇(Nationalen Plattform Elektromobilität)2010年底發布的報告指出,"與製造電動汽車相關的原材料將對成車的價格產生決定性影響,並以此決定市場對所有電動汽車產品的接受程度。"該論壇由數十名德國汽車工業專家、政府官員組成。負責向聯邦政府提供與電動汽車技術相關的最新訊息。

據該論壇的專家們評估,全球有足夠的資源滿足電動汽車大批量生產。但同時指出,世界範圍內還有許多礦藏未被開采。中國的稀土開采量佔全球總量的97%。該國2010年宣佈停止出口稀土的舉措使得全球供應出現緊缺,稀土價格由此一路攀升。

德國即將召開會議商議對策

即將於今年5月25日在德國斯圖加特開幕的"電動汽車原材料研討會"將關注的話題是: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製造商們如何能夠面對原材料供應保障所帶來的挑戰。並將解析這些涉及高科技產品原材料市場的運作機制。研究原材料市場的德國專家屆時將為與會企業和政府官員分析如何才能夠提前預知稀有礦石市場出現的供應危機。

此次討論會關注的話題還包括鈷、鋰以及稀土資源在電動汽車產業的戰略意義。由於中國限制稀土出口,2010年世界稀土價格呈現爆炸式增長。德國經濟研究院(Öko-Insitute)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鈰、鑭或者釹的價格從每公斤10美元上漲至每公斤90美元。一些貴重氧化金屬,比如鋱的價格翻了三倍,達到每公斤800美元。造成這種巨幅價格變動的原因是市場內的投機行為。來自德意志銀行的金融專家也將在這次討論會上為與會者介紹如何利用對沖基金平緩原材料價格上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面對原材料市場的風雲變幻,來自德國工業界的工程技術人員已經研究出多種對策。其中包括對原材料的回收利用以及使用可替代緊缺稀有金屬的材料。德國原材料集團(Deutsche Rohstoff AG) 董事格貝爾(Titus Gebel)提醒人們,不要忘記德國也擁有許多稀有金屬礦藏。

綜合報導:任琛

責編:韓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