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090709 bunker architekt

2009年7月13日

德國有約1500個防空掩體,它們是戰爭的見證者,多半已經破敗不堪。防空掩體甚至可以住人,在許多人眼裡簡直是難以想像的事兒。可是不來梅建築設計師萊納.米爾克(Rainer Mielke)卻不是這樣看的。在不來梅就有100多個老防空設施。他和他的合作夥伴一起以改建這樣的建築為專業,而需求看上去相當大。他自己就已經在這麼一個掩體裡住了10年。德國之聲電視記者在不來梅走訪了他。

https://p.dw.com/p/Ily8
德式防空掩體圖片來源: DW

陰暗,破敗,密不透風,這是不來梅市裡一個典型的地上民用防空掩體。然而在萊納.米爾克裝修之後,它就完全不同了,變得寬敞,明亮,具有現代感。這位52歲的建築設計師的專業是把不怕炸彈的高牆掩體建築裝修成高檔住宅。只有很少的細節讓人能看出這個建築的歷史面貌。米爾克說:"防空洞這個概念給人以負面的印象,這當然是由於它們的外表,也是由於它們的歷史。所以大多數感興趣者對它們的想像是,那是通過一些小縫透光的陰暗的空間。但是最令人驚訝的恰恰是那些大窗戶,室內的明亮和看出去視線之好。就像每個到這裡來的人所說的:根本就不像是防空洞。"


這是在不來梅高檔住宅區施瓦赫豪森。1998年,萊納.米爾克在這裡買下了他的第一個防空掩體。他不得不花了5年時間跟當局談判改建批文。然後他開始改建。他說:"好處是,防空掩體沒有承重牆。這意味著,你想怎麼改就可以怎麼改。比如可以搞出一個大房間來,因為根本不用去考慮1米50厚的屋頂能承載多大負荷。"


今天這個昔日的防空掩體建築裡有了3套公寓。此外,米爾克在這裡搞出了一個兩層樓的藝術畫廊。同時身為業餘音樂家的他,非常欣賞防空洞的音響效果。他也把這裡用作他的練琴房。不能讓太響的音樂騷擾鄰居,就此而言,防空掩體是理想的地方。這一點經驗是他年青時代在基爾獲得的。米爾克表示:"我最早跟防空掩體打交道是在大學時代,那時我業餘搞音樂,我們在防空掩體裡有個排練房。在我搬到不來梅之後,我在上班路上總是經過這裡,看到這個防空掩體,也許是因為那時在我演奏時,防空掩體就留在了我的腦子裡,於是我產生了一個念頭,是否可以把這個掩體改造一番。"


這位建築設計師至今與他的合作夥伴一起已經買下了不來梅6個防空掩體。其中3個被他改建成了私人住宅樓。改建工作中最困難的是在堅實不怕炸彈的混凝土牆上鑿出窗戶來。米爾克介紹說:"用一根鋼索,看上去象自行車鏈條,上面裝有鑽石,先從牆上方鑽出的一個孔裡穿過去,再從下面一個洞鑽出來,然後由一個馬達拉動切割,從牆上這些痕跡可以看出,這東西是怎麼慢慢地把混凝土鑽開的。"


從厚厚的牆上這樣開出一扇窗來,他要用兩、三天時間。在4號防空掩體裡的住宅,有156平方米的居住面積。顧客可以完全按他的想像分隔房間。


退休老人、社會學家查哈裡亞斯夫婦將在2010年10月入住。老先生說:"這是好處所在,也是說服我們搬進這個防空掩體來住的原因,在這裡我們可以按我們的想法實現我們的設計平面圖。"


萊納.米爾克在他自己的防空掩體住宅屋頂上,已經在準備著他的下一個項目:一個音樂防空洞,裡面是提供樂隊練習的空間。


作者:Christine Bayer / 平心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