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專家評「383」改革方案

2013年10月29日

德國專家認為,中國以人民幣挑戰美元地位的目標並非不現實,但需要深入金融改革作為前提,同時也要贏得國際市場的信任。此外在現有政治體制下,打破國有壟斷促進競爭並非易事。

https://p.dw.com/p/1A7gm
HUAIBEI, CHINA - JULY 26: (CHINA OUT) An employee counts money at a branch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ICBC) on July 26, 2011 in Huaibei, Anhui Province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hina Foreign Exchange Trading System, The Chinese currency, Renminbi (RMB), Tuesday rose 33 basis points from previous trading day to a record high of 6.4470 against the U.S. dollar. (Photo by ChinaFotoPress/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 ChinaFotoPress/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提交的這份所謂"383"改革方案中,有一個目標相當引人注目,那就是在十年內,將人民幣打造成為主要的國際結算和投資計價貨幣,在局部市場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簡言之,就是直接挑戰美元的主導地位。您認為這個雄心勃勃的目標現實嗎?

費多麗教授:其實這並不是一個新的戰略方向,中國對此一直在進行準備工作。不過大家所公認的是,要達到這個目標,首先必須對中國的金融機構進行改革。因為中國的銀行目前並不具備直接向國際金融市場開放的能力。當然,對金融機構的改革也是這份改革路線圖中的一個部分,中國領導高層或者至少是制定這份報告的智庫人員,對與此相關的困難和風險也是相當清楚的。

這個目標從中國方面來看,當然是現實的,可以作為他們努力的一個方向;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人民幣是否能夠作為一種國際結算貨幣甚至儲備貨幣得到其他國家的接納和認可,這也取決於國際社會。後者取決於人們是否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對人民幣乃至整個中國的體制充滿信心。我認為這並不是一個不能實現的目標,但僅有中國單方面的計劃是不夠的。

要達到這一目標,您認為中國還需滿足那些前提條件?

目前中國金融體系主要是由四大國有銀行來支撐,它們就像沒有遠洋過的大型油輪一樣,對國際金融市場的驚濤駭浪並沒有做好準備。要想建立參與國際自由市場競爭的風險機制、透明度,並非一朝之功。這份國務院智庫發布的報告雖然也提出了相關的改革思路,但在我看來還不夠具體。

這份報告中還寫道,要以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來"倒逼"外匯市場、跨境投資和債券市場等領域的改革。您對這種思路如何評價?

Beschreibung: Doris Fischer ist Professorin für China Business and Economics an der Universität Würzburg. Datum: 28.02.2013 Copyright: Deutsche Institut für Entwicklungspolitik / German Development Institute (DIE) via: DW/ Luisa Frey DW Akademie
費多麗教授圖片來源: DIE

事實上,幾乎所有研究中國貨幣問題的人都一致認為,完全放開貨幣政策、人民幣的自由流動和自由兌換,對中國的金融體系來說意味著巨大的風險,因為銀行業還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也就是說,首先應該進行的步驟應該是對銀行機構進行更強有力的改革。但是更大程度地開放金融市場,允許更多的國際競爭,這本身是一個正確的思路。我們沒必要在這裡討論,十年的時間夠不夠,目標能不能如期實現。因為中國在過去也常常給人們帶來意外,雖然在外國經濟專家中,很多人都認為這個計劃有些操之過急,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可行。況且我們目前所討論的只是對改革的設想,並不是立刻就要一對一地付諸實踐。尤其在金融市場改革方面,即使在中國內部也存在很大分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這份報告還提出,要打破鐵路、石油、電力等基礎產業的壟斷、促進競爭,這是否將觸及目前佔主導地位的國有企業的利益?

肯定會。在壟斷性國有企業的背後都有從中獲利的強大利益集團,即使是我所認識的中國經濟學家也大都認為,這一屆領導班子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指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都是在打破國有壟斷方面呼聲較高的,因此他們在這份報告文件中再次提出這一建議並不令人意外,但我們不應該期待在未來兩三年內就看到實際的動作。

此外整個改革計劃的制定體系也非常的不透明。據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個月前就已經將這份報告上交了,只是現在才在媒體曝光並吸引了極大關注。一方面我們可以猜測,這是為了讓公眾有一個心理準備,在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的確會有重大的改革計劃出台;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該智庫機構有意先通過媒體造勢,以增加其最終得到采納和實施的機會。而針對經濟改革的路線,中國內部一直存在很多爭論。而那些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國有企業壟斷集團,是不會心甘情願放棄自己的強勢地位的。

那麼您認為這份報告中哪些改革是最有希望付諸實施的呢?

我想首先應該是對戶籍制度的改革,能夠解決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所產生的一些問題。但是我對這份報告中提到的統一化"社會保障卡"是否能夠得以實施不太確定。此外可能會著手整治的就是地方公共財政問題,如何分配財政收入,管轄權限問題可能會得到更為明晰的規定。我相信金融領域一定會進行改革,只不過是一個改革方式和推進速度的問題。

我比較持懷疑態度的是中國政府未來的環保政策如何構建。因為上一屆政府也曾經高舉綠色經濟的大旗,也推出了不少相應的產業政策,但其主要的獲益者卻是那些強大的國有企業。從目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佈的這份報告摘要來看,只有簡短的幾句泛泛介紹,顯然綠色經濟增長對於這些專家來說似乎並不是十分重要。

© chungking - Fotolia.com straßenverkehr; einordnen; abbiegen; linkspfeil; abbiegen verboten; straße; durchgestrichen; asphalt; pfeil; pfeile; verkher; autos; rechtsabbieger; fahrbahn; geradeaus; weiß; weiss; schwarz; tunnel; naß; regen; rutschgefahr; glätte; beton; reflektion; spiegelung; schrägansicht; detail; verkehrszeichen; wegweiser; zeichen; tag; fahren; halten; blinken; blinker; lenken; gelb; umleitung; stop
中國處在改革的十字路口圖片來源: Fotolia/chungking

不少觀察人士認為,如果不進行真正的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的經濟改革是走不遠的。您認同這一觀點嗎?

我同意這個看法。但這並非意味著,立刻實行德國或者美國式的多黨制就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中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對國家的權力或者說黨的權力進行監督。黨或者國家凌駕於法律之上,這在很多方面已經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問題。人們常常感到,作為單個的企業或者個人,或者作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想要通過法律來伸張正義,保護自己的權益是非常困難的。問題在於,在中國現有的一黨專制基礎上,是否能夠構建出一個保護個人權益的法治國家。我想直覺的回答應該是不行。但一夜之間打破現有政治體制也不是理性的選擇,它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對於西方國家來說,中國在這方面走的太慢;但對於中國的保守勢力來說,任何的政治改革都是操之過急。長期來看,也許中國的確應該朝著多黨民主制的方向走,建立法治國家,否則中國在國際上總是會面臨很多問題,其他國家對其體制的不信任感是難以打消的。

採訪記者:雨涵

責編:苗子

採訪對象簡介:費多麗(Prof. Dr. Doris Fischer),經濟學家和漢學家,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經濟。從2012年起在德國符茲堡大學担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