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一切都大,滿眼皆金

安靜 摘譯
2016年10月6日

《南德意志報》周四關注了即將結束的中國十一黃金周。瑞士《新蘇黎世報》則聚焦了美國學者沈大偉今年出版的新書《中國的未來》。

https://p.dw.com/p/2QyM8
China Nationalfeiertag in Hangzhou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周四(10月6日)在其經濟版發表署名文章"一切都大,滿眼皆金(Alles groß, alles golden)"。文章在開頭指出:"有關中國的數字和統計結果通常都大而兇猛。動不動就是個世界之最,讓人見怪不怪,甚至生厭。然而,這幾天在中國發生的事情的規模卻已經超出了該國自身的一切范疇。"

文章隨後提到官方的統計數計,黃金周出行遊客近六億人次,這可是"進一半的中國人口"。"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城市幾乎經歷了一次人口大換血。大城市的人下鄉或出國,主要目的地是韓國、泰國和日本。其他人則湧進首都北京或上海,參觀高樓大廈。"

《南德意志報》的作者在列舉了一系列驚人的數據後寫道:"中國人將這種旅遊的瘋狂稱作'黃金周'。這一制度自1999年開始實施,當年的十一黃金周全國出遊人數達2800萬人次。中國領導人設置國慶節假期的原因不是讓老百姓休息,而是想鼓勵他們打開腰包,增加消費,例如購買門票、車票、支付飯店和餐廳用餐費。這一周的全國旅遊消費估計換算成歐元要有650億。對於中國政府而言這無疑是巨大的成功。"

"中國掉入陷阱的轉型"

瑞士《新蘇黎世報》則關注了美國學者沈大偉(David Shambaugh)今年出版的新書《中國的未來》(China's Future),在其周四的政治文學版發表署名文章 "中國掉入陷阱的轉型(Chinas Wandel in der Falle)"。

文章在開頭寫道,美國政治學家沈大偉關注的中國發展的四十年是顯然是"最引人入勝、也是中國當代歷史中最矛盾的一個時期。這一讓十幾億人從文革廢墟裡走出、沖向世界頂端--不僅僅是在經濟領域--的壯舉是有史以來獨一無二的。"

《新蘇黎世報》的作者援引了沈大偉的一個結論:從現有的條件來看,中國沒有政治改革,經濟轉型就不可能實現。該報作者在結尾處提到這名美國學者的另一個警告:中國中產階級目前主要期待財富增長和私人自由空間受到保護,對政治改革還沒有什麼期待,所以局勢尚且平穩,但是長期來看,如果執政黨不再能創造和其執政合法性緊密相關的經濟成果,情況就可能發生變化。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