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國乒乓的龐大"海外兵團"

文木(摘編)2016年8月11日

裡約奧運會上乒乓球項目的"獨特風景"吸引了德語媒體的目光:女子16強中僅有4名不是華人選手,為什麼這些中國運動員選擇代表其他國家來參賽呢?《世界報》對此做出分析。《日報》也關注到在歐洲俱樂部效力的中國乒乓球高手們。

https://p.dw.com/p/1Jgf2
Tischtennis Eoropameisterschaft Ying Han
資料圖片:德國乒乓隊的中國外援韓瑩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S. Ilnitsky

(德國之聲中文網)《世界報》本周四(8月11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關注到了裡約奧運會上代表其他國家出征奧運的華裔乒乓球選手,文章開篇舉出了幾個例子:女選手韓杏代表剛果參賽,何志文是西班牙隊的一員,馮一君代表美國隊參加比賽。文章寫道:"中國選手掌控著整個場面。女子16強中,只有4名選手不是華裔。"

作者Christoph Cöln寫到:"統計數字清楚地顯示,自從1988年漢城奧運會乒乓球首次被列入奧運會項目以來, 除了四塊獎牌之外,餘下的獎牌都由中國包攬。"接著作者指出,一段時間以來中國選手選擇遠走他鄉,德國乒乓球隊教練羅斯科夫(Jörg Roßkopf)認為,這與中國乒乓球選手從小就要接受十分嚴格有關,他說:"我覺得,一些中國選手受夠了了艱苦的訓練條件,當然他們在國外往往能過上舒適的生活。"

何志文可能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但是韓杏卻不同,她說在剛果首都的生活並不容易。儘管如此,她還是離開了中國。理由很簡單,在中國的內部競爭實在慘烈,她難以躋身出征奧運的隊伍。韓杏說:"如果15、16歲沒打出來,沒取得突破的話,就沒有任何機會。"

文章援引德國乒乓球隊教練羅斯科夫指出,中國乒乓球新老更替特別快:"長江後浪推前浪,大部分人因此二十多歲就結束了他們的職業生涯。"

在中國沒有機會,但在其他的國家隊他們可能獲得機遇。盧森堡隊的教練托米‧丹尼爾松(Tommy Danielsson)卻對這種現象提出質疑:"(外國)俱樂部希望用這種做法(吸納中國乒乓球)拿到更多的補貼資金。但往往這些錢並沒有用到支持新人上面。"他要求國際乒乓球聯合會(ITTF)進行干預:"必須得採取一些措施。一場比賽中第一名到第四名在開賽之前就已經毫無懸念,無論對觀眾還是對運動員,都不是好事情。"

這名教練的妻子倪夏蓮也來自中國,本屆奧運會她代表盧森堡參加比賽。作者寫道:"批評恰恰出自他之口,這似乎有些奇怪,不過倪夏蓮的情況與其他的選手不同。"

題目為"中國總是贏 --如有必要代表盧森堡也可以"( China gewinnt immer - zur Not auch für Luxemburg)的文章接著介紹了這名乒乓老將,倪夏蓮在歐洲已經26年了,她先是在盧森堡做教練,想要支持小國家的乒乓球事業,但是因為技術高超,她很快被詢問是否可以代表國家參賽:"一切都十分順利,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現在是盧森堡的名人,盧森堡大公亨利(Henri)慶祝生日時,她與丈夫也在被邀參加在城堡舉行的活動。" 丹尼爾松說:"我們可以馬上請一名中國選手加入,但是我們不想這麼做,我們更想培養自己的選手。"

文章最後寫道:"從體育的角度來看,像韓杏這樣的選手站在奧運會賽場上當之無愧。儘管這位新的剛果女運動員最終輸了球。不過,她這樣至少避免了拿到獎牌要唱剛果國歌的尷尬。她並不熟悉這首國歌。'歌倒是挺好聽的' 韓杏靦腆地微笑著說。"

乒乓移民

德國《日報》(Die Tageszeitung)也注意到了乒乓球項目中的亞洲臉,題目為"中國總是贏得乒乓球比賽--包括在陌生的國旗下"(Beim Tischtennis gewinnt immer China - auch unter fremder Flagge)的文章寫道:"今年裡約奧運會男女乒乓球選手各有70名。每個國家僅能派出兩名選手。中國這個人才濟濟的乒乓球強國派出的是頂尖高手。"

文章指出,內部競爭相當激烈,許多中國人決定為其他國家的俱樂部效力,這屆奧運會除了中國乒乓球隊的4名選手之外,有22名參賽的乒乓球選手是華裔--他們代表的國家有德國、奧地利、荷蘭、波蘭甚至剛果與卡達。"

作者指出,這些運動員大多沒有其他的選項,在中國他們幾乎沒有機會踏上國際賽場。34歲的劉佳來自北京,1995年在那裡加入職業俱樂部:" 1997年她15歲的時候前往奧地利,加入當地的一個俱樂部,當時她一句德語或者英語都不會。僅過了一年她拿到奧地利國籍,今年奧運會她打入女子八強。"

文章寫道,本屆奧運會上的比賽,來自中國的選手代表各個國家:巴西派出的4人都來自中國,西班牙、烏克蘭等等,乒乓球項目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最終,(幾乎)總是中國贏。"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