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國崛起與中國模式

德國之聲 中文網
2019年10月1日

長年生活在北京的德國記者Frank Sieren在《柏林日報》發表文章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成立70年後已躋身世界最強大、最具創新力的國家之列。《商報》客座評論把目光投向中國模式的可持續性。

https://p.dw.com/p/3Qa6Y
BG Waffensysteme der VR China | AUV HSU 001
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ZUMA Press/Stringer

(德國之聲中文網)本周二(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隆重慶祝建國70周年。Frank Sieren在《柏林日報》發表文章寫道:

"世界各國一半是敬畏、一半是憂慮,將眼光投向這個巨大的國家。因為,有一點已經清楚:西方完全低估了中國的崛起。當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幾乎無人能想像,中國會如此迅速發展--是的,甚至能挑戰世界首強美國了。

"直到今天, 我們依然低估中國,因為,在歐洲和美國的我們更願談論中國的弱點,而非它的強處。不過,現在我們感覺到了:我們不再能否認中國的崛起了。

"數十年時間裡,中國從世界上最貧窮國家之一轉變、上升成了最大貿易國、全球創新推動者、按購買力計算的最強經濟體。這樣的速度,史無前例。

文章說中國如今也是美國的最大債主。為能維持其入不敷出的富裕水準融資,華盛頓欠下北京巨資。中國則幾乎沒有外債,所以,也無懼國際施壓。相反: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外匯儲備,因為,數十年來,作為生產基地,中國的出口遠超進口。70年來,中國的人均收入戲劇化上升。1949年,人均收入相當於6歐元;2018年,上升到約3600歐元。

Frank Sieren評論說:

"在經濟上, 中國十分成功,並管控良好。中國留學生中有80%以上自願回國,其趨勢還在增強。公民經由小小的應用軟體繞開封鎖而與世界聯網,早就得到容忍。若非如此,創新根本無從談起。今天,大多數中國人有著比30年前人們敢於夢想的還要大得多的活動空間。因此,雖然問題多多,這個國家仍多少還是穩定。

"西方人漸漸明白了:中國之崛起乃是一種劃時代嬗變。從17到19世紀,作為殖民列強,歐洲人可以確立世界的游戲規則。20世紀,輪到了美國。而現在,全球權力重心顯然持續移向了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

文章認為,對於這一格局的變化,西方越早作出調整,游戲空間便就越大,越能使西方的觀念融入新的世界秩序。不過,文章寫道,"所剩時間不多了。中國人雖無意讓我們皈依,但他們也不會等待我們。全球平等世紀早已開始了。"

第三次轉型困難得多

China Shenzhen   Deng Xiaoping
改革開放政策讓中國開始了專注高增長率的第二次轉型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P. Lim

漢堡全球與區域研究中心馬歌德‧舒勒博士(Margot Schüller)在《商報》發表客座評論,探討中國模式未來的可持續性。

文章首先回顧了中共建政後引入蘇聯計劃經濟模式所遭遇的制度性危機。文章寫道:"中國共產黨沒有考慮到中國特殊的初始條件: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行政機構能力弱。把群眾動員搬到經濟發展中的大躍進政策導致飢荒和社會動蕩。毛澤東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親自開啟了告別蘇聯發展模式的整頓階段。調整後的模式成功地保證了大眾商品的基本供應、人民健康和社會安全,讓工業基本建設成為可能。但是,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很小,因為重視重工業,忽視輕工業。"

作者認為,隨著上個世紀70年代末引入以實現四個現代化為目標的改革開放政策,中國開始了第二次轉型,專注高增長率的中國雖然躋身最大工業國之列,但卻為發展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文章接著寫道:"第三次轉型的目標是體制改革,這比以前的改革難得多。這一模式必須更多以內部市場為導向,經濟更具可持續性,社會更平衡,並且由創新所驅動。這樣的模式需要國家改變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有更多法律上的保障,刺激企業發展和創新。這就關係到一個核心問題,國家的角色如何制度化。"

作者認為, 雖然從2013年以來中國建立了許多為經濟模式轉型服務的新機構,但共產黨首先還是依靠自己:所有關鍵部門都由小領導團體決定方向,進行管控,因此削弱了人們對制度的信心。文章最後寫道:"中共希望到2049年實現中國的復興,離現在還有30年。在這30年裡,政治改革看上去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