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危險的友誼

2022年6月25日

德國《世界報》關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緊密」的中俄關係及其給西方世界帶來的挑戰。《威悉信使報》則援引一名經濟界領袖指出:「以貿易促改變已失敗」。

https://p.dw.com/p/4DEy6
Eröffnungsfeier | Olympische Winterspiele 2022 | Peking, China
今年2月,俄羅斯總統普丁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晤圖片來源: Alexei Druzhinin/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世界報》周五(6月24日)聚焦中俄關係,發表文章"一段危險的友誼(Eine gefährliche Freundschaft)。在文章作者Christina zur Nedden看來,現在的中俄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緊密,這一新的聯盟對於西方而言越來越具威脅性。文章從習近平69歲生日當天(6月15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電話說起,"自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以來,這兩名獨裁統治者之間的關係一直備受關注。這是自俄羅斯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習近平和普丁第二次通電話。不出所料,習近平在上周三的談話中再次表達了他對俄羅斯入侵的理解。作為回應,普丁在新疆、台灣和香港等問題上向中國表示同情。他說,俄羅斯反對'外國干涉'中國的'內政',正如中國官方反復強調的反對以任何形式干涉他國內政。"

《世界報》的這名記者還注意到,在涉及烏克蘭時,習近平一如既往地沒有使用"戰爭"或"侵略"等字眼,而是稱其為"烏克蘭問題"。文章分析:"這次通話發生在中國就台灣獨立問題向美國發出戰爭警告的幾天之後,因此對西方來說似乎更具威脅性","多年來,中國的政客們一直在拉攏俄羅斯的政客。在習近平的領導下更是變本加厲。"

友誼有上限?

"就在中俄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牢固的同時,中國與西方的關係日益趨緊",《世界報》繼續寫道:"然而,中國(尚)無法承受與西方關係過度緊張的後果。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安全研究中心學者卡爾森(Brian Carlson)在接受該報採訪時表示:"中國不會向俄羅斯輸送武器或幫助莫斯科規避制裁,因為北京由此可能面臨次級制裁。"

卡爾森指出,中國和俄羅斯雖然正在加強其經濟關係,但中國在高科技領域仍然依賴西方,並希望避免制裁。此外,烏克蘭的戰爭對中國有利,因為"俄羅斯給歐洲製造威脅,由此分散了美國對中國的注意力",卡爾森如是說。

未來的挑戰

《世界報》的文章接著指出:"中國人擔心,如果中國失去俄羅斯的支持,則很可能要獨自面對國際敵意。在中國看來,俄羅斯的失敗和普丁的倒台將是最糟糕的情況。"

中俄關係專家卡爾森向該報分析:"兩國有一個共同願望:反對美國超級大國和基於自由主義政治價值觀的國際秩序",他認為,習近平和普丁有類似的治國理念:兩人都抵制國際社會對其非民主治理模式和惡劣人權記錄的批評。

《世界報》的文章最後總結:"兩位領導人之間的親密友誼將在未來幾年對西方世界構成外交、經濟和安全挑戰。中國和俄羅斯將在國際層面上共同破壞自由主義的政治價值觀。維護基於規則的世界秩序將受到威脅,在歐洲和亞洲發生兩線作戰的危險也會增加。"

"以貿易促改變"失敗?

德國《威悉信使報》周六發表採訪文章"'以貿易促改變失敗了'("Wandel durch Handel ist gescheitert")。這一觀點來自不來梅人民銀行的董事會主席布勞特乎(Ulf Brothuhn),他在接受該報採訪時提及德國對中國的依賴。

採訪記者Lisa Schröder在提及歐洲央行11年來將首次加息和通膨問題後問道:"決策者應該從這段時間裡得出什麼結論?"。布勞特乎回答道:"我對政界的期望是,思想上沒有封鎖。我們現在清楚地面臨著以下問題:作為一個自由民主的世界,我們真的想依賴獨裁政權嗎?在俄羅斯,我們可以看到,以貿易促改變已經失敗。我的預測是:這在中國也會失敗。向台灣邁進已不是一個是否的問題,而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當被問及經濟界應該承擔何種後果時,布勞特乎表示:"我們的汽車工業完全依賴於中國。凱勒紐斯(Ola Källenius,梅賽德斯-賓士首席執行官)剛剛以嘉賓身份出席了不來梅商業論壇。在中國問題上,他基本上只回答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銷售市場時,我真的目瞪口呆。質疑那裡的業務似乎完全超出了他的思考範圍。我們的汽車公司最好也能看到中國的實質:最大的獨裁國家之一。大集團的公司領導應該意識到並逐漸減少這種依賴性。"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