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在興奮和失敗主義間搖擺的美國

2016年11月12日

川普的勝利不僅給市場,也給媒體帶來巨大的衝擊。德語媒體在這位地產商勝選後用了整整一周時間去"消化"。《新蘇黎世報》刊文稱,新總統的到來不會撼動美國是關鍵政治力量的角色。《南德意志報》則關注當選國際刑警組織主席的中國面孔,以及由此引發的擔憂。

https://p.dw.com/p/2Sc55
Symbolbild Beziehungen zwischen China und den US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Burgi

(德國之聲中文網) 川普赢了!他的到來是否會為國際秩序帶來新的變數?《新蘇黎世報》刊登了一篇由美國著名政治學者奈爾(Joseph Samuel Nye, Jr.)撰寫的客席評論。這篇題為《中國、俄羅斯、中東--美國仍是關鍵的政治力量(China, Russland, der Nahe Osten - die USA bleiben ein entscheidender Machtfaktor)》的評論在開篇這樣寫道,"在競選期間,川普对構建當前自由世界秩序的各類同盟、機構提出了質疑,但他幾乎沒有具體化的政治理念。而川普胜選所拋出的最重要問題則是:二戰結束後的長期全球化進程是否已經終結。"

文章作者認為,即便歐巴馬任期一直在致力推動涵蓋12國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都失敗了、經濟全球化進程放緩,但是由於科技進步因素、生態、政治和社會全球化進程還會持續,這其中也包括氣候變化、跨國恐怖主義組織、移民,這些問題無論川普现在喜歡還是不喜歡,這一進程都不會受到影響。世界秩序議題涉及的要比經濟層面多的多,而美國仍然是其中一個關鍵的政治力量。"

文章接著寫道,"我們美國人經常錯誤地估計我們在全球的地位。我們在興奮和失敗主義間搖擺。1957年,蘇聯將衛星送入太空之後,美國人認為,我們落後了;80年代美國人認為,日本人都是身長3米的超人。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許多美國人錯誤地認為,中國現在比美國更強大。"

作者認為,美國人低估了自己。"一方面,中國的崛起正引發印度、日本和越南的擔憂。應對中國在全球化中的崛起是21世紀重大外交政策的挑戰之一。……美國無需對中國實行遏制政策。能夠堵死中國前進道路的,只有中國自己。而中國現在正在這樣做,它正在激化同鄰國的南海主權爭端。美國必須在東南亞地區運用經濟手段,以支持其盟國日本和韓國,並繼續改善與印度的關係。"

文章最後在提到俄羅斯時寫道,"俄羅斯的經濟幾乎完全依賴能源領域的收入,俄羅斯經濟結構單一,官僚機構腐敗、人口危機及人民健康狀況都是該國難以踰越的問題。"作者提醒說,"儘管俄羅斯總體而言在走下坡,但該國擁有一個足以摧毀美國的核武庫,因此不管對美國還是其他國家來說,都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當選國際刑警組織新主席
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當選國際刑警組織新主席圖片來源: Reuters

中國面孔

《南德意志報》則關注新一任國際刑警組織主席--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的當選。文章首先介紹說,"孟宏偉是擔任此職的第一位中國人。但消息公佈的第一天就引發爭議。國際刑警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警察組織。現在缺少刑偵經驗的63歲的孟宏偉當選主席,其任期為4年。"

文章寫道,"與其他國家一樣,中國警察的責任是維護法律和社會秩序。此外,在中國警察也充當政治工具,但這也並不是什麼秘密:他應該支持黨的統治。國際特赦組織稱,孟的当選'令人感到極其擔憂'。多年來,中國試圖通過國際刑警組織抓捕持不同政見者和難民。人權律師多年來向國際刑警組織提出譴責。國際刑警組織章程明確規定,排除一切'政治干預'。"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致力於尋求國際刑警組織的幫助,尤其是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以來啟動的反腐運動'獵狐'等。過去兩年,中國在境外緝拿了340多名在逃貪官。2014年,中國向國際刑警組織提交了一份'紅色通緝令',裡麵包括100名逃往海外的中國貪官。"

文章作者認為,"但至今大部分西方國家對將犯人引渡回中國持謹慎態度。原因是無法保證犯人回國後獲得合法的待遇,中國方面往往只提供幾乎有限的證明,而且中國仍然對經濟犯做出死刑判決。孟宏偉與所有中國的領導幹部一樣是黨員。2014年,他在一次對中國警察的講話中敦促所有警員,在他們的工作中將政治、黨組織和思想工作放在第一位。"緊接著作者在文章結尾打上一個問號。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嚴嚴(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