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有一種市場經濟叫中國」

王凡(摘編)2016年9月19日

歐盟正在就未來的對華貿易進行激烈的討論,這成為今日德語媒體關注的話題。此外德國《商報》發文,從德國企業的角度分析了在面對中國投資者收購、併購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https://p.dw.com/p/1K4yd
Mögliche Handelsbeschränkungen der EU für Importe aus Chin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對華貿易是一把雙刃劍,"《新德國》日報周一(9月19日)在一篇文章的開頭這樣寫道,"一方面,這個巨大的銷售市場吸引著德國的汽車、機械、化妝品製造商;另一方面,這裡(德國)不少行業害怕鋼鐵、太陽能電池、陶瓷等廉價進口。鑑於中國在生態和人權方面標準低下,一些行業從原則上,對於對華貿易提出質疑。"

文章寫道,柏林上周五舉行了一場關於歐盟與中國未來關係的討論。"雙方關係中一個只是看上去像是走形式的問題,最晚今年12月在歐盟面臨考驗:(歐盟)是否像世界上其他70個國家一樣,決定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歐盟內部的反對聲音說,"這會加大推行反傾銷措施的難度,不該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因為(中國)政府仍然干預價格結構"。

"對於未來雙邊貿易而言,這只是其中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如果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歐盟必須改動相關法律,而改動法律要得到歐洲議會同意。在歐洲議會中,一些議員害怕中國的競爭、支持其本國經濟:如果少了反傾銷的可能,在歐盟可能會有350萬工作崗位受到威脅。"

文章在最後引用了歐洲議會議員肖爾茨(Helmut Scholz)的話,來描述對華關係的複雜性。"這位歐洲議會議員提醒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剛剛拒絕希臘,在應對危機時再次引入勞資協定自主權。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的中國投資者們,肯定對此很高興。"

德企面對中國投資者時應注意的問題

"飛行設備供應商Broetje Automation、園林產品生產商Compo Consumer以及機械製造商Krauss-Maffei,這三家德國中型企業分屬不同行業,而自幾個月以來它們的共同之處是:都在今年被中國投資者買下",《商報》周一題為"中國式的婚禮"的文章在開頭這樣寫道。

"目前,私募基金市場興旺,而對於這些基金而言,德國中型企業在心願清單上高居榜首。在過去幾年裡,尤其是中國投資者明顯擴大了對(德國)中型企業的併購。很多中小型企業很容易找到一個買家。"

文章援引專家的話稱,當企業被收購,其可以從母公司的技術和網路渠道中獲利。因此應該及時尋找合適的投資者。此外,"為了說服潛在的投資者,一家企業應該能夠展現出明確的戰略,……例如好的產品、營銷戰略,未來幾年的發展計劃以及目標"。

另外,從一開始就考慮恰當的企業價值,發展自己的理念並在與投資者談判中加以傳達,也很重要。

"除了這些硬指標外,一家企業也應該考慮這個問題:雙方是否能夠碰撞出火花?畢馬威國際業務領域的執行副總裁說,'不少企業併購沒有成功,因為想要讓兩個來自完全不同文化圈的企業融合在一起並不容易'。他表示,被收購的企業一定要注意,投資者是對長期投資感興趣的。'否則就存在這樣的危險:這些企業只是被榨乾,也就是說,只是從德國拿走相關技術,或者只是為了短期成功而進行的成本最小化戰略。"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