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煤電廠的出口與「元」的入籃

王凡
2016年9月30日

《法蘭克福匯報》周五關注人民幣入籃並提出觀點:人民幣入籃是中國復興之路上「邏輯的一步」,然而其並非美元的取代者。《新蘇黎世報》則寫道,批准了巴黎氣候保護協議的中國,正在將煤炭廠出口到國外。

https://p.dw.com/p/2QmUo
Kohlekraftwerk Mehrum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ulian Stratenschulte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五(9月30日),《法蘭克福匯報》關注人民幣10月1日"入籃"(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一事。文章寫道,人民幣"還從未有過特別重要的經濟意義,然而卻有其政治份量","在2010年中國入籃出人意料地遭拒後,中國領導層很重視要讓這一次入籃成功,也推動了其貨幣的自由化和國際化"。

"在去年8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做出是否讓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的決定前,中國曾向全世界發出訊號,未來會允許人民幣的匯率更符合市場要求。然而自那時起,北京為了避免人民幣大幅貶值而進行了大規模的干預。"

"……習近平3年前上台時許諾下的自由化改革,在中國經濟景氣疲軟的情況下被擱置了。在危機中,北京還是更注重穩定,強化國家的角色,避免國內出現大規模失業的情況。與此同時,人民幣的國際化也就停下來了。"

China Finanzmarkt Juni 2013
圖片來源: ChinaFotoPress/Getty Images

不過中國想讓其貨幣在國際上更加強勢的願望沒有改變。文章寫道,去年秋天,3個新的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建立起來,而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的總量也達到了19個。

文章隨後援引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經濟學家普拉薩德(Eswar Prasad)稱,人民幣被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是"一個曾經在數百年裡處於世界頂峰的國度走向復興過程中邏輯的一步"。

"……更值得一提的是,普拉薩德不屬於那些中國觀察家、中國粉絲--這些人日復一日預言,共產黨執政下的中國將會取代美國、成為引領世界的力量。而普拉薩德寫道,人民幣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很快將在世界更多地方的商貿、金融交易中得到使用。但他同時表示,人民幣並不是一個可以取代美元統治地位的'游戲規則顛覆者'。"

新的"出口明星"

《新蘇黎世報》周五關注了中國在海外大建煤電廠一事。文章表示,目前有至少79家海外煤電廠是"中國製造",主要是在發展中國家和門檻國家。"這其中的症結是:一旦這些設備建起來了,這些國家就會堅持使用煤炭。"

"中國在海外建立的產能,比美國截至2020年要在其本土削減的產能還要大。……如果說,迄今為止的傳統技術出口目的地主要是印度、印尼和越南,那麼北京現在有了'一帶一路'的新目標。……對於中國來說,首選的是在那些面臨能源短缺的鄰國修建煤電廠 。"

與此同時,在中國國內,北京開始注重改善技術,提高煤電生產效率。文章寫道,"儘管煤炭仍扮演重要角色,但中國能源供給系統改革取得了進展,中國對這種化石能源的依賴有所下降,其煤炭消耗量最近一段時間回落。這其中的原因很多。北京知道,中國民眾對一些地方嚴重的空氣污染不會長期忍耐下去。此外,伴隨著經濟增速放緩,能源密集型的重工業對於國家繁榮的意義也下降了。要實現一個單位的經濟產出,中國不再需要那麼多的能源。"

文章在最後寫道,北京開始致力於可以部分取代煤炭的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目前的中國水力發電、風力發電能力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在未來幾年,可再生能源與核能的擴建將得到進一步推動,哪怕技術上還並不完美:迄今為止,中國在太陽能、風能發電入網方面一直存在問題。"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