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相互挑釁,打的什麼算盤?

文木(摘編)
2016年12月19日

《法蘭克福匯報》關注到中美之間的你來我往,指出,這場博弈的關鍵是川普想要邁步多遠。德廣聯一篇文章則將目光轉向風頭正勁的"大蒜熱"。

https://p.dw.com/p/2UYC6
Symbolbild Beziehungen zwischen China und den US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Burgi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6年末,全球的局勢是這個樣子的: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美國和中國幾乎每天都會你來我往地相互挑釁。"《法蘭克福匯報》本周一(12月19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這樣開頭寫道。文章接著歷數了中美之間的你來我往:候任總統川普与台灣總統蔡英通了電話,之後他公開對"一中"政策提出質疑,川普要求北京同意貿易"交易"。中國政府做出反擊,表示台灣問題上不能做"交易",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環境污染製造國還發出要終止氣候協議的威脅。不久後,中國當局表示,將對美國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的壟斷行為處以罰款,據稱,這背後並未有政治用心。

Symbolbild Beziehungen zwischen China und den US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Burgi

文章接著寫道:"目前的高潮是,中國一艘船扣下了美國的無人潛航器,五角大樓要求中國歸還。上個周六,中國做出妥協,同時向川普发出'貿易戰'的警告。而對方,當然又是在推特上回應--偷走的無人潛航器我們不想要了,就讓中國人留著吧!"

作者Hendrik Ankenbrand指出,中國認為,快速的經濟發展是一種復興:"畢竟,直到18世紀,有約一千年,中國都是全世界最富有、最強大和最富創新力的國家。"中國想要重新贏得從前的地位,對許多中國人來說理所當然。"反看美國,90年代的民調顯示,50%的被調者都認為,中國是美國21世紀佔主導地位最大的挑戰。"

Kombobild Trump und Tsai Ing-wen
12月初,川普打破美國政界數十年慣例,接聽台灣總統蔡英文的電話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T. Wright/A. Pon

題目為"美國對中國"(Amerika gegen China)指出,中國不會很快取代美國,在政治、軍事、文化和經濟上佔據主導地位。美國經濟總量依然要比中國高三分之二。如果世界上的高科技人才都去中國,而不是選擇美國東西海岸的經濟中心,美國超強的創新能力可能被削弱,但事實並非如此。美元仍然主導的地位不會受到威脅。雖然中國軍隊規模更大,不過軍力卻比不過美國軍隊。美國在發達國家的盟友數量是中國無法相比的:"因此,美國實際上沒有什麼理由對中國恐懼。

文章接著指出,問題是,川普到底想走的多遠:"挑起北京的不滿,讓其更快減少對鋼鐵的補貼,對美國企業更加開放,是一回事。讓中國感覺美國是其敵對面,是另外一回事。這會促使北京採取應對措施。這樣的發展會給亞洲的穩定帶來威脅。"

火起來的大蒜

德廣聯昨天(12月18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關注到走高的大蒜價格。文章先是引出了一名52歲的上海菜市場商販,她表示,她必須以每斤13元的價格賣出大蒜,因為買入的價格為每斤9元。文章寫道:"這名菜商表示,現在是大蒜的收獲季節,價格本應更為便宜。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她抱怨道:'電視裡說,有錢的投機者囤積大蒜,並存儲在冷卻室。我們卻補不到貨物'。"

大蒜價高給全球各地的消費者、飯店和食品工業都帶來影響。中國投資者卻從中獲利。從經濟學上講,大蒜就是一個自由交易、價格忽上忽下的原材料。上海投資公司億豐企業集團原材料專家童鑫(音)表示:"它可以與鐵礦石,煤炭或石油相比。所以,相對來說,少數幾個大貿易商很容易能夠對它的價格產生影響。"

文章指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大蒜生產國,根據估計,全球各地賣出的5頭蒜中,就有4頭來自中國,全球的大蒜價格也因此會受到中國的影響。2016年,大蒜批發價格再次翻倍。原材料專家童鑫認為,這都是因為投資者對盈利的渴望:"市場現在以完全病態和扭曲的方式發展。比如,看到創新公司,投資者會說:這方面,我們未來兩三年之內得不到盈利。他們轉而會投資到有即時收效的項目。"

題目為"大蒜風潮勁吹而來"(Der große Knoblauch-Hype)的文章寫道,投資者只需要大量購買蒜頭,置放得當,價格上漲後再拋出。一年內利潤翻倍。童鑫指出,雖然今年房地產價格瘋狂上漲,不過明年秋天政府可能會給價格踩剎車。他認為,從股市移到房地產的資金現在正在尋找新方向,這就是大蒜。文章最後寫道,價格要漲到什麼時候人們難以預測,不過追溯歷史:"2009年和2010年,大蒜價格曾經陡升。2011年春天泡沫破裂,幾個月內,價格降了一半以上。"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