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德語媒體:美中走上緩和路線

苗子(摘編)
2019年1月10日

德語媒體關注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儘管沒傳出具體消息,仍被視為發出樂觀訊號。此外,中國的社會信用體系也是受關注的話題,德媒記者採訪到一位「失信者」。

https://p.dw.com/p/3BJZz
Symbolfoto Handelsbeziehungen zwischen USA und China
至少在繼續談了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K. Ohlenschläger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題為"美中走上緩和路線"(Amerika und China auf Entspannungskurs)的文章寫道,儘管新一輪談判後雙方並未發表聲明,"但伴隨談判的聲調是樂觀的"。美國總統川普发推特說,談判進展很好。而原定兩天的談判延長一天,也被視為積極訊號,因為"外界揣測,如果談判陷入僵局,那就不會延長時間了"。如今,在設定的3月1日期限到來前,雙方代表有望達成一致。

文章寫道:"期待是,這輪談判為更高級別的會談掃清道路,或許最遲在1月底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達成一致。總統川普届時將與中國二號人物王岐山會晤。尚不明確的是,雙方的讓步會到什麼地步。據信,涉及外國企業市場準入、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國有讓步意願。此外,中國也發出訊號,願購買農產品和能源,以緩解美國總統之急--巨大的貿易逆差。至於中國在未來核心領域爭取技術霸權的科技政策上,美國能否獲得中方讓步,尚不清楚。"

《柏林日報》題為"美中進入加時賽"(USA und China gehen in die Verlängerung)的文章寫道:"在中國首都舉行的談判,主要是圍繞中方的讓步,以及如何能確保承諾的兌現。儘管雙方展現出某種程度的靠近,但中國專家指出,特別在美方要求中國國有經濟模式作出結構性改變方面,中方將保持強硬。"

"美國也尋求一種機制,能避免外國在華企業被迫進行技術轉讓。此外,中國增加進口美國產品以減少貿易差距也是會談內容。美國還要求銀行、保險和證券公司等服務業在中國有更大的市場準入权。"

China Peking - Wangfujing
北京街頭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robertharding/T. Graham

一個"失信者"的故事

《時代周報》題為"我們看見你!"(Wir sehen dich!)的文章關注中國的社會信用體系。文章講述了一位"失信者"王先生的個人經歷。

"王先生這樣講述他的故事:在他的家鄉,他家是做貨運生意的,特別是運送水泥,王本人則負責財會。剛開始的幾年利潤豐厚,建築行業沒人簽合同,喝一輪白酒就握手成交。但2014年,王最重要的客戶破產了,他家一下子背上了300萬歐元的債務大山。因為沒有合同,所以王個人擔責。資產被強制拍賣。帳戶被凍結。債主派出打手要債,王帶著妻子、孩子和兩只皮箱逃到了2500公里以外。法院把他列入了黑名單。"

"他用親戚給的錢買了一輛舊大眾車,嘗試給一個搭車出行服務公司當司機。"

"儘管有數千個好評,但該數字平台還是收回了他的許可證:理由是,他沒有通過一個'背景審核';據估計,這是因為最高法院網站上他的那條訊息。"

"王還知道成百個這樣的故事。他成立了一個微信群,讓那些像他一樣被蔑視的人相互交流。許多人半夜哭著給他打電話。一位女士說,她之所以被列為失信人,是因為告她的人和法官關係好。還有一些人因為僱主發現他們在黑名單上而失去了工作。'黑名單上大部分人是有債務,想還還不上。'王也認識不少還清了債務,但名字還是在黑名單上的人。他覺得這是有關部門的專橫。"

"王說:'沒有法律幫助我們這樣的人。中國的這個體系把我們當作不可接觸的人。'"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