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脫鉤俄羅斯後也要脫鉤中國?

2022年4月5日

制裁俄羅斯令西方國家體會到了經濟脫鉤俄羅斯的痛楚。而體量大得多的中國如果也被脫鉤,西方國家能否承受?《法蘭克福匯報》認為,不管多麼痛苦,這都是必要的。《商報》則指出,假如脫鉤中國,就意味著全球化進程徹底死透。

https://p.dw.com/p/49V3G
歐洲經濟繁榮很大程度上依賴俄羅斯的廉價能源 ...
歐洲經濟繁榮很大程度上依賴俄羅斯的廉價能源 ...圖片來源: Christian Ohde/Chromorange/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以"陷入依賴的德國企業"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德國企業在過去幾十年裡一直依靠俄羅斯能源和中國市場擁有出色的業績,而現實形勢則告訴德企:必須要降低不健康的依賴性。

"比俄羅斯能源問題更嚴重的是另一大依賴:過去幾十年間,西方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陷入了對中國的依賴。對於西方而言,中國既是重要的供貨商,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市場。和陷入對俄依賴一樣,在中國問題上,政治警訊也長期以來被忽視,大家都醉心於在全球最大市場上賺取夢幻般的利潤。不過近期,越來越多的企業高管意識到,在中國,形勢也有可能突變。根據慕尼黑大學經濟研究所(ifo)的最新調研,許多德企已經開始準備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度。哪怕是德國大眾汽車總裁迪斯(Herbert Diess)也已經吹響了進軍美國市場的號角,而他從前可是曾經在和強硬的職工委員會談判時揚言'沃爾夫斯堡的大眾總廠發的每一塊錢薪水都是在中國賺取的'。"

"從最新形勢中,大家得出了一個教訓:必須要削減不健康的依賴。為了避免風險過於集中,必須要讓供應商網路以及銷售渠道多樣化。早在美國前總統川普发動對華貿易戰時,本土化生產的浪潮就已經開始。但是,開拓拉美市場、非洲市場的口號決不能淪為一句空話。德國政府必須同步推動歐盟簽訂現代化的自貿協定。既然綠黨政府願意延長煤電運行期限,那麼圍繞所謂美國'氯洗雞肉'的虛偽辯論也可以從談判桌上拿開。每一場危機都會提供一個機遇,人們需要做的就是從危機中吸取經驗教訓。"

...更依賴中國供貨商和中國市場
...更依賴中國供貨商和中國市場 圖片來源: Colourbox/E. Wodicka

杜塞道夫出版的德國《商報》以"當企業高管成為了經濟戰士兵"為題,刊發評論指出,普丁發動的烏克蘭戰爭為全球化進程踩下了剎車,而真正能決定全球化命運的則是中國。

"俄羅斯危機不會置全球化於死地。儘管普丁的國度有著舉足輕重的原材料地位,但俄羅斯的經濟體量畢竟太小。對於商界高管而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面對中國?"

"剛剛結束的歐中峰會釋放出了一個明確的訊號:即便在對華關係問題上,也沒法再像以前那樣照常做生意了。面對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曖昧立場,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這事關信任、事關可靠度、事關長期投資的決策。'"

"企業高管們在中國問題上保持沉默,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德國巴斯夫集團總裁薄睦樂(Martin Brudermüller)說,不能將中國和俄羅斯相提並論。他強調,中國對於我們歐洲的繁榮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而我們也盡可以補充說,中國對於這家德國化工巨頭有著重大意義。"

"也許薄睦樂弄錯了?中國攻打台灣早已被金融市場稱為'灰天鵝事件':一個可能會對全球晶片市場產生衝擊的事件。因此,美國晶片廠商英特爾已經在美國俄亥俄州、德國馬格德堡市建設新工廠。根據慕尼黑大學經濟研究所(ifo)的最新調研,近半德國企業有意縮減從中國進口物資的規模。即便是中國業務佔總銷量40%的德國大眾汽車,如今也想分散目前集中在中國市場的風險。"

"因此,商界高管的頭腦中也在發生一場'歷史性變革'。多年來,他們堅信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歷史終結論',安全擔憂讓位於經濟效率。如今,商界高管們紛紛投奔弗朗西斯‧福山的老師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後者在其經典著作《文明的衝突》中預言了一個充滿緊張和衝突的世界。"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