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憤恨的產生與克服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9月14日

憤恨是人類具有的一種普遍情感,一種極具破壞力的情感。弄不好,它會摧毀人際間美好的交往,引發出暴力廝殺的衝突。那麼,憤恨是否能夠戰勝呢?

https://p.dw.com/p/7Arv
還是講和吧!圖片來源: dpa

愛和恨是兩種情感,有趣的是,它們並不是兩種相互對立的情感:它們中間存在著某種共性。不論你恨一個人還是愛一個人,都說明,這個人對你來說非同一般,你對他保持著關注。愛和恨具有一個共同的反面即無關痛癢、無所謂。愛和恨都是一種強烈的情感,不同在於,恨是一種毀滅的形式。

這篇文章談的是恨。第一個要回答的問題是「恨是怎樣產生的?」。曼海姆醫學倫理學研究所心理醫生基克教授 (Hermes Andreas Kick)曾常年從事對恨這一情感的研究。他認為,憤恨之情產生在當一個人最基本的需求受到危害時。這首先是一種心理上的感受,受到了危害,失去了安全感,之後,危害的情感還會波及愛情、忠實和公正等各個方面。

總結來說,當一個人有了危機感之後,就會很快「恨」起來。從反面看,一個人如果總是恨恨的,這便是敲響的警鐘,說明這個人正處在危機狀態,而危機四伏的狀態,會阻礙人的正常思維,讓人的行為失控。

憤恨時,派生出的最典型的思維是壓低被恨對象的價值和對他們瞧不起,認為正是他們導致了本人的災難。這樣的情緒一產生,便失去了冷靜理智進行探討的前提,不僅如此,不理智的程度還會加深。一旦不理智的因素超過了一定限度,人們便會走進復仇-憤恨的怪圈,並越陷越深,直到不能自拔。順便一提,恐怖主義分子便是復仇-懷恨怪圈中的成員,它們具有巨大的破壞力量,而且決不聽從理智的勸解。

不論婚姻破裂還是為親人復仇,或是在中東問題、車臣問題上,仇恨產生的力量總是破壞性的。如何戰勝這一破壞力量,基克教授認為,人們應當學會同衝突保持距離,象藝術家那樣,轉化破壞性力量,利用這一能量,進行富有建設性的創作。

換言之,恨和被恨之間應出現一種新的關係。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可以借助寫作、繪畫以及表演等方式進行嘗試,讓懷恨者扮演被恨者的角色便是一種難得的體驗。這裡的關鍵在於體驗,言辭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懷恨者應經過體驗,自己得出「不願再折磨自己」、開始新生活的結論。這個結論必須是懷恨者自己做出。

懷恨者同被恨者應有見面的機會。如果成功,雙方間有希望達成諒解,這是美妙的前景,但很難達到,個人之間難,群體之間就更難。群體間只要有少數人破壞,便會葬送和解的前程,這一點,可以從中東衝突中清楚地看到。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