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打假還是打異見?新加坡新法惹質疑

Phoebe Kong 發自台北
2019年5月9日

隨著假資訊問題愈來愈受社會關注,各地政府各出其謀。新加坡也趕上這班列車,但是剛剛通過的新法律惹來多個業界批評,憂心令本已不多的自由空間進一步收窄。

https://p.dw.com/p/3IEAl
Singapur Marina Bay, Merlion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Global Travel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 新加坡國會週三 (5月8日) 以大比數通過《防止網上假資訊及操縱法》(Protection from Online Falsehoods and Manipulation Act)。在野黨反對新法,但在國會只佔9席的他們無法阻擋法案通過。

新法要求網上媒體平台修正或移除被政府認定為不實的內容,違法者最重可被判入獄10年或罰款100萬新加坡幣 (約73.5萬美元)。當局也有權要求科技公司,對用於惡意活動的假帳戶採取行動。

根據無國界記者公佈的新聞自由度排名,新加坡在180個地區中僅排名第151,落後於大部分東亞和東南亞鄰居。

這部法律招致人權團體、新聞和科技業者的批評,質疑進一步收緊言論自由空間。但新加坡法律部長一直堅稱新法例不會損害言論自由。當局解釋,新加坡因為其國際金融樞紐、種族宗教多元和網路使用廣泛的背景,更容易受到假新聞影響。

Singapur ASEAN Gipfel Premierminister Lee Hsien Loong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R. Rahman

寒蟬效應?

新加坡媒體 New Naratif 總編輯韓俐穎 (Kirsten Han) 擔心,新法律被政府用作針對社運分子和公民社會。她向德國之聲表示﹕「我們清楚看到,以往政府如何利用藐視法庭罪、誹謗罪對付批評執政黨的異見者,現在他們多了一個武器。」她解釋﹕「政府擁有很大權力判斷何謂假資訊。記者、出版商、臉書和推特用戶都會受影響,當局甚至說新法例適用於已經加密的通訊軟體,換言之WhatsApp、Telegram、Signal也不倖免。」

韓俐穎也質疑新加坡的假資訊問題並不嚴重,根本沒有必要立法。她說﹕「印度、緬甸的假資訊嚴重氾濫,甚至導致暴力事件,但新加坡沒有此程度的問題。相反,政府非常有效地掌控發佈訊息的渠道——當局活躍於社群網站而且觸及面很廣,主流媒體也很願意發放政府的公告。我不認為新加坡存在問題,所以整部法律的力度看來非常不合比例。」

社運人士則擔心,新法例賦予政府過大權力過濾資訊。人權觀察亞洲區副總監菲爾羅伯遜 (Phil Robertson) 說﹕「此法律將會為東南亞的網路自由帶來『寒蟬效應』,而且很可能開啟一場資訊戰,因為他們企圖把其狹窄的定義加諸『真相』之上。」

World Cyber Games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 Hwee Young

科技巨頭憂心忡忡

新加坡近年來銳意發展為區內的創新科技中心,但多個科技巨頭都對這部法律感到十分憂慮。

臉書亞太區副總裁西蒙米爾納 (Simon Milner) 回應﹕「我們對新法律的憂慮不減,它授予新加坡行政當局巨大權力,迫使我們移除當局視為假訊息的內容,以及向用戶推播政府的通知。」他期望當局以「符合比例和可量度」的方式執行法律。

就在去年,臉書和新加坡政府發生衝突。當局認為一則關於國有銀行和捲入醜聞的馬來西亞IMDB基金的文章「不實和惡意」,但臉書拒絕移除該帖文。新加坡開國元首李光耀在2017年去世後,現任總理李顯龍和兄姊的不和浮上枱面,後者更在臉書上公開指責這位總理濫用權力。

谷歌質疑該法例窒礙創新產業發展﹕「我們仍然擔心,這部法律會損害創意和數位資訊成長的生態系統。...重要的是法律如何執行,我們承諾政策制定者合作。」推特希望,新加坡政府考慮公司在諮詢期提出的憂慮和建議,並納入到執行守則當中,特別是對言論自由的影響以及潛在的過度規管。

新聞從業員韓俐穎認為,現有的法律會帶來反效果,建議設立《資訊自由法》來對抗假資訊。她解釋﹕「很多時候,記者和學者被迫依賴片面的事實進行報導和研究,因為我們無法掌握全盤的資訊。政府擁有所有資料卻不常公開它們。如果有了《資訊自由法》,人們可以接觸更多資訊,產出更優質的報導和研究。」

她認為﹕「我們應該透過開放來建立信任,我不認為新法律有助於建立信任,因為政府可能利用它審查批評公營機關的意見。」

李芊 (發自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