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拯救生物多樣性 聯合國談判中國提折衷方案

2022年12月19日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希望達成一項雄心堪比《巴黎協議》、全新的自然保護協議。各國談判進入最後緊要關頭,主席國中國提交的折衷方案受到許多國家歡迎,其內容是什麼?疑慮又是什麼?

https://p.dw.com/p/4L8wD
本屆COP15召開前夕,「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組織在法國發起示威,對與會各國政府表示不滿。
本屆COP15召開前夕,「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組織在法國發起示威,對與會各國政府表示不滿。圖片來源: Anna Kurth/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正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的聯合國第15屆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進入尾聲。針對一項全新的全球自然保護協議,各國正逐漸達成共識,即在2030年前保護地球上30%的陸地與水域,並每年為發展中國家提供300億美元的援助,以拯救它們的生態系統。

中國是本屆主席國,該國於週日(12月18日)發佈了一份草案文件。對此,多國代表表示歡迎,但也有部分保留意見。

哥倫比亞環境部長穆罕默德(Susana Muhamad)表示,雖然仍需要進行談判、調整內容,「但我非常樂觀,因為主要目標已經落地,而且總體上沒有人反對這些目標,我們已經向前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方案提出,在2030年前保護全球30%的陸地和水域,並建議恢復30%的退化土地,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目標也因此被簡稱為「30 x 30」。

基於過去兩週的大會討論,該草案設定了每年撥款2000億美元用於自然保護的重要財政目標,儘管它對富裕國家的要求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要求。

一名歐洲國家的代表告訴路透社:「我們很驚訝,(草案文件)實際上包含了我們想要的大部分內容。」在恢復退化土地方面,他注意到文件提出的是30%、而不是20%,是更雄心勃勃的目標。對此,該名匿名代表表示:「這真的很好。雄心勃勃,很有必要。」

歐盟環境委員會專員辛克維丘斯(Virginijus Sinkevicius)態度更為謹慎。他向媒體表示,談判各方正在「正確的軌道上」敲定一項協議,但強調了正在討論中的資金數字可能會有問題,並對發達國家增加資金表示擔憂。

他說:「如果我們有其他國家承諾實現這些目標,例如中國,我認為這可能是現實的。」他也呼籲阿拉伯國家發揮作用。

中國雖是主席國,但因為該國早前嚴格的「清零」政策,此次大會改在加拿大舉行。
中國雖是主席國,但因為該國早前嚴格的「清零」政策,此次大會改在加拿大舉行。圖片來源: Christina Muschi/REUTERS

魔鬼藏在細節裡

儘管談判結果似乎頗為樂觀,但有環保運動者擔心「30 x 30」目標的技術措辭,可能無法充分解決海洋保護問題。

該目標提到,要保護至少30%的陸地、內陸水域、沿海和海洋區域,但並沒有明言,這是否指的是30%的土地、和另外30%的海洋。非營利性組織「自然倡議」(Campaign for Nature)的主任奧唐納(Brian O'Donnell)呼籲,中國需要迅速澄清其意圖。

綠色和平組織東亞區高級全球政策顧問李碩說:「這個目標應該把陸地和海洋分開,以確保30%分別適用於它們。」

方案也提出,應要求企業評估和披露他們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但目前的草案僅「鼓勵」企業進行匯報,並沒有強制規定。

此外,方案建議,到本世紀末,有害的補貼應該每年減少至少5000億美元,但沒有具體說明是否應該取消、逐步淘汰或改革這些補貼。

最後,草案提出,來自殺蟲劑和高度危險化學品的風險將至少減少一半,但沒有提及要削減其總體使用。歐盟環境委員會專員辛克維丘斯指出:「歸根結底,這是生物多樣性損失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

最大爭執點:錢

富國將向擁有地球上大部分生物多樣性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多少資金,一直是最大的癥結所在。低收入國家指出,發達國家通過開發其自然資源而致富,因此要求得到報酬來保護他們自己的資源。

草案建議,每年從包括公共和私營部門在內的所有來源中,撥款2000億美元用於保護措施——這一目標被視為成功實施任何協議的關鍵。

發展中國家正在推動一半資金——即每年1000億美元——得從富裕國家流向貧窮國家。然而,擬議文件中只提到,到2030年每年有200億至300億美元來自發達國家。

「可能我們將不得不在300億美元和1000億美元之間達成協議。」哥倫比亞環境部長穆罕默德告訴記者。

草案還指出,這些錢可以自願來自「任何國家」。這代表著發達國家希望中國等經濟大國也能提供資金。歐盟專員辛克維丘斯說,讓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加入將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當被問及中國是否應被視為發展中國家時,他說:「我認為我們不應拘泥於1992年的描述,而應看到當地的現實,它與1992年有很大不同。」

此外,各國代表們爭論的最大焦點之一是,是否應該為這筆錢建立一個新的基金,在現有的結構上加以改進。由於協議草案沒有提到建立一個單獨的基金,發展中國家的談判代表上週退出了一次融資會議以示抗議。

以巴西為首的發展中國家一直在尋求建立一個新的基金,以表明全球北方對這項事業的承諾。但草案卻提出了一個折衷方案:在現有的全球環境基金機制內設立一個「信託基金」。

哥倫比亞環境部長穆罕默德說,該國將接受這個權宜之計。

《生物多樣性公約》全球現有196個締約方簽署,美國與梵蒂岡已簽署但尚未批准加入。該草案需得到196個簽署國的同意才能定稿。來自近200個國家的多國部長和政府官員需要在19日午夜(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日5點)前,就23個擬議目標達成共識。

(路透社、法新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