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接納百萬難民 德國辦到了多少?

2017年5月14日

過去兩年間,德國接收了共約120萬難民。梅克爾的一句「我們能辦到!」在德國內外掀起波瀾。一年多過去了,德國在難民安置和融入方面做得如何?

https://p.dw.com/p/2cfZF
Deutschland Syrische Flüchtling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 Pleul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5年觸目驚心的難民潮已經過去,德國南部邊境早已恢復了平靜。今年1到3月,聯邦移民和難民署(BaMF)共收到55000份避難申請,低於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2016年,德國政府在難民的安置和融入上共投入了140億歐元。從修建住房到增聘教師,各級部門作了大量工作。這些措施的成效如何?德國《明鏡》周刊試圖通過匯總各聯邦州的統計數字,得出一個概況。

與窮人爭出租式國宅

好消息是,絕大部分難民已不在體育館、倉庫等臨時集體營地容身,而是搬進了條件更好的住所。全德16個聯邦州中,僅在柏林、漢堡和北威州還有一些難民仍住在臨時收容所,數量為15000人,其中大部分在柏林。

各地方政府在過去一年多裡修建了大量難民收容住所,目的是未雨綢繆,避免發生2015年末那樣措手不及的狀況。不過現在不少這樣的住所都空置著。

壞消息是,在住房情況本已緊張的大城市,本來就缺少價格低廉的出租房,難民的到來加劇了低端住房市場的競爭。而語言不通的難民顯然處於劣勢。許多房主不願租房給外國人,至少根據柏林移民與融入研究所(BIM)的一項調查,不少出租者表示擔心無法與外國房客正常溝通。

Deutschland Turnhalle der Uni Siegen
大多數難民都搬出了體育館等臨時住所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Uni-Pressestelle

排隊學德語

難民學習德語的條件也大有改善。聯邦難民署已基本做到在全德國各地為難民提供德語課程,此外還有無數的民間組織和公益項目幫助難民學習語言。

但只有得到難民身份者,上正規的"融入"班(Integrationskurs)才能獲政府資助。據難民署統計,去年有31.7萬人開始融入課程。但這一課程並不是專為難民開設,就是說還有其他外國人和他們"搶位子"。

今年4月初,聯邦審計署的一份報告還批評由政府資助的針對難民的"初級德語"語言班有資質良莠不齊、管理混亂的現象。報告指出政府為此投入了4億歐元,卻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

找工作不易

位於紐倫堡的勞動市場和就業研究所(IAB)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2015年入境德國的15歲到64歲難民中,到2016年下半年已有近十分之一的人找到了工作。而2013年來到德國的難民,已有31%實現就業。因此該所樂觀地估計,如果算上實習和小時工,5年後有一半的難民都會有一份工作。

不過德國經濟界讓"難民填補專業人才空缺"的希望落空了。據IAB對2350名難民的問卷調查,擁有高等學歷者僅佔13%,擁有中學學歷的比例也只有32%,69%的人未受過高等或職業教育。而即便擁有大學文憑,在德國找工作也絕非易事。德國用人單位對學歷、專業資質有著不同的要求、認可。

Deutschland Flüchtling Hamza Ahmed in der Firma Reuther STC GmbH in Fürstenwald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 Pleul

此外,有意雇傭難民的德國企業抱怨面對繁瑣的官僚手續、漫長的等待和不明朗的前景。由於擔心錄用、培訓的難民日後可能被遣返,許多企業就放棄了這個念頭。據德國工商大會(DIHK)對會員企業的一項問卷調查,11%的企業已經雇傭了難民,另有10%的企業計劃在今後兩年內雇傭難民。

我要上學

大多數聯邦州做到了為難民兒童的學前預備班提供足夠的師資。巴符州和北威州分別增加了近1200個教師崗位,黑森州甚至達到2000個。大部分有固定住所的難民兒童都能就地入學。不過那些仍在臨時難民營的孩子中還有不少沒能入學。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德國難民初次收容機構工作人員的一項問卷調查,近一半的人表示,所在收容所的難民兒童只是上上"內部語言班",20%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那裡的孩子什麼課也不上。

遣返還是自願返鄉

2016年,共有25000名避難申請者被從德國遣返。為數更多的人自願返回了家鄉,他們可以得到德國政府的資助。對此沒有整體統計,《明鏡》周刊根據各州公佈的數字推算,至少應有8萬人。

 

葉宣(綜合報導 來源:明鏡周刊、德新社)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