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20809 Abschluss Weltwasserwoche Stockholm

2009年8月24日

地球表面的很大一部分由水覆蓋,然而目前全球水資源只有1%能夠作為飲用水和生活用水使用。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到2050年全球必須提供現有用水量三倍的水資源。如何才能解決這一難題?在8月18日到8月22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的"世界水周 "論壇上,世界水資源專家們力求找到答案。

https://p.dw.com/p/JH6f
沒有了水,城市就如何沙漠圖片來源: AP

約旦河西岸的丘陵被洞穴和峭壁所環繞,在洞穴和峭壁間可以儲存大量的雨水,那裡也成為天然的地下蓄水池。以色列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就從這裡獲得水資源。自從1967年"六日戰爭"之後,以色列也接管了約旦河西岸的軍事管轄。此後,巴勒斯坦就享有每人每年57立方米的用水量,而以色列的居民則能得到每人每年264立方米的水資源。巴勒斯坦水資源管理局負責人沙阿德‧阿提利批評說,以色列移民正在加劇該地區的水資源分配不均的局勢:

「在約旦河西岸我們不能損失一滴水。加薩地帶的水資源狀況更加糟糕。不久那裡就會有近200萬巴勒斯坦人完全沒有能被稱作飲用水的水喝。」

世界許多國家邊界地區的河流水資源衝突--在今年斯德哥爾摩的"世界水周"論壇上仍然是討論的重點。斯德哥爾摩國家水研究所的專家安德裡亞斯‧約格爾斯空表示,爭論的焦點是:要縱觀河流與湖泊的水資源問題,而不是單純看哪些國家享有多少立方米的水資源。約格爾斯空說:

「很多跨邊界的水資源爭奪戰,通常都引發政治衝突。但是人們必須在不干擾水資源開發的情況下找到解決的方法。例如:像是在尼羅河流域這樣的地方,如果人們能合理對待這一問題,就能在水資源利用上贏得更多的好處。」

當然在斯德哥爾摩會議的討論中也包括一些大膽的設想,把水從水資源豐富的地區輸送到供水不足的地方。例如:中國在進行"南水北調"工程,墨西哥正與加拿大商討修建輸水管道,西班牙的一些地區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依靠抽取地下水度日。對此,阿提利表示:

「土耳其表示願意用船把水運往加薩地帶。通過輸水管道可以保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用水。我們可以承擔海水脫鹽的工作。這樣做不會造成水資源爭奪戰。但是我們都必須為日益緊缺的水資源付出更高的代價。」

長期以來水已經演變為一種商品。這更容易讓人聯想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競拍的例子。斯德哥爾摩國際水研究所的專家安德亞斯‧伯恩特爾介紹說:

「在工業用水方面我們必須對水資源做出一個切合實際的評估。而且我們也不能逃避跨國間的合作和幫助。因為貧窮國家需要我們的幫助,資助為適應氣候變化所需的工作。」

而目前一次次談判中制定的目標意向並沒有完成上述工作。斯德哥爾摩論壇上呼籲世界公共及私人領域的夥伴組織推動水資源的技術革新:像是用於海水脫鹽的設備、運河項目或是開發能在乾旱地區播種的種子。至今許多政府部門每年在水資源方面會投入約5千億美元的資金,而大部分資金用於抵抗乾旱和海嘯的災難救助。這些資助將有針對性地用於擴建和改善當地基礎設施。

作者:Bührig Agnes/嚴嚴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