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新冠疫情下 德國能否用手機定位幫助防疫?

2020年3月7日

為了防止新冠病毒疫情在德國迅速蔓延,有關機構是否可以利用手機定位的技術手段,幫助篩查感染者的密切接觸人員呢?主管防疫工作的德國專家認為在患者自願的情況下,這不失為加強防疫的有效手段。但是這樣的非常規措施,在德國面臨很高的數據保護門檻。

https://p.dw.com/p/3Z1h9
Symbolfoto zum Thema Datensicherheit auf dem Smartphone Haende tippen auf einem Smartphone Berlin
手機定位面臨很高的法律門檻圖片來源: Thomas Trutschel/photothek/imago

(德國之聲中文網)雖然德國在幾周前就已經出現了首位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但是最近幾天以來疫情出現大規模擴散,主要負責傳染病防控工作的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成為全德國最忙碌的機構之一。所長維勒(Lothar Wieler)日前在柏林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提醒民眾,從今年年初至今,全德國感染普通流感的病例已有將近12萬,造成202人死亡。相比之下,德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人數雖然已有數百,但是至今無人因此而死亡。

Robert Koch Institut Coronavirus
圖片來源: Reuters/A. Hilse

在提到目前的確診人數是否與事實相符,維勒認為統計數據還是比較準確的:"我不認為會有一個很大的灰色數字。因為在德國,我們做了相當多的測試,在我看來甚至有些過多。"醫務人員一再提醒民眾,只有在出現明顯症狀的時候才需要測試,儘管如此各地的衞生部門和醫生診所仍然人滿為患。

通過手機定位來篩查密切接觸者?

在德國承擔一線抗疫工作的主要是地方衞生機構。據媒體報導,現在有一些專家建議,在排查確診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時不應該僅僅依靠詢問當事人,也應該使用手機定位技術。包括蘋果公司和谷歌公司在內的供應商都會將相關用戶數據存儲相當長的時間,而企業用戶的相關數據也可以通過德國電信的資料庫查詢。

維勒認為,這樣的手段能夠帶來不少幫助,儘管他也認為這將會遇到法律、道德尤其是數據保護方面的障礙。在回答德國之聲詢問時,他透露了一個訊息:"過去幾天裡,在外國科學家和同仁的支持下,已經有一個小規模的團隊在進行相關的準備工作。我們目前知道的是,這在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

必要前提是,感染者必須自願提供這些數據。維勒指出:"這將會加速我們對於密切接觸者的跟蹤篩查工作。而這對於降低病毒傳播速度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Deutschland Essen | Coronavirus | Rettungsfahrzeug Infektions-Patienten der Feuerwehr
德國北威州目前是疫情最嚴重的聯邦州(圖為埃森的救護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B. Thissen

與數據保護法相悖

相反,德國聯邦議院綠黨黨團的內政事務專家馮‧諾茨(Konstantin von Notz)則對這樣的提議毫不感冒。他對德國之聲表示,這是一個非常不成熟的建議:"從法律角度來看,獲取這些數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這些高門檻也完全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在相關人員在市中心區域停留過的話,那麼將會有數十萬人和此人在同一個電信訊號區域內,這些人的數據都要被排查。這樣的數據分析需要耗費很大工作量。"

不過對於科赫研究所所長維勒來說,如果按照大家普遍的預測,疫情進一步擴散的話,其它的一些非常規措施也應該被納入考慮。"包括大學生也可以組成工作團隊,給衞生局提供支持。比如說承擔一些電話訪問、測試取樣的工作。"在德國目前的疫情狀況下,最重要的就是遏制疫情擴散。眼下還算是差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