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新的亞洲戰略 新的謙遜態度

2012年6月15日

隨著亞洲經濟崛起,全球政治力量對比也發生推移。德國聯盟黨在柏林召開的討論會就對這種世界格局變化對德國乃至歐洲的影響進行了探討。從這次討論會上,至少可以看出一點影響:那就是更謙遜。

https://p.dw.com/p/15Ftl
Berlin/ Aussenminister Guido Westerwelle (FDP) sitzt am Freitag (25.05.12) im Bundestag in Berlin. Foto: Axel Schmidt/dapd
Deutschland Außenminister Guido Westerwelle im Bundestag圖片來源: dapd

"政治始於對現實的感知。"--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在柏林發出了這樣的感言。在歐洲的範圍內,德國雖然是大國,可從全世界來看還是相對較小的。6月13日在柏林舉行的這場基民盟/基社盟議會黨團會議上,韋斯特韋勒發表了關於德國外交政策的演講,題為"亞洲新的建構力量--價值、經濟與全球秩序"。除了這位自民黨籍的外長之外,與會的還有聯盟黨的外交政策專家。此外,來自德國和亞洲的經濟界人士和外交官員也給這次討論會增添了不少人氣。

Chi1506 Asienstrategie - MP3-Mono

新的謙遜態度

鑑於當前全球力量對比格局的變化,這次會議上的論調異常的謙虛謹慎。"現在指揮棒不再是拿在我們的手中了。"韋斯特韋勒總結道。單單會議主題中"建構力量"這個詞就釋放出對亞洲各國日益增長的尊重,對於中國、印度,或許還可以加上印尼、馬來西亞或越南等亞洲新興國家,過去西方世界只是用"門檻國家"這樣的概念來統稱它們。韋斯特韋勒在演講中提到了一組數字:從1999年以來,亞洲新興工業國家的人均收入水準翻了三倍,僅僅中國中產階級的隊伍就壯大了1500萬。

之所以出現這種新的謙遜論調,是因為歐洲人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印度和中國這樣的國家將不僅僅在經濟上與傳統發達國家平起平坐。外長韋斯特韋勒指出,在與其它地區大國的合作中,這些國家越來越多地發揮著全球性的政治影響力。政治上的成功首先會引出參與本地區格局建構的訴求,而這種訴求會進而擴展到世界舞台上。另外,不少亞洲國家由於人口結構還比較年輕化,本身就比不斷老齡化的歐洲社會更具活力。

Asien, männliche Babys bevorzugt
亞洲的出生率遠高於歐洲圖片來源: AP

1900年,歐洲還佔到全球人口的21%,然而根據專家的預測,到2050年,這一比例可能會跌至7.6%。歐洲在世界貿易和投資中的比例也會相應收縮。

多極化的世界秩序

韋斯特韋勒認為,世界如今已經步入了一個多極化的格局。他要求,新的世界格局也應該反映在國際組織的格局中: 比如聯合國安理會。他認為現在的安理會組成反映的還是20世紀中期的世界格局,早已經與現實不符。

新的全球力量對比是這次柏林會議的中心討論話題。基民盟/基社盟議會黨團起草了一份新的亞洲戰略文件,並在這次會議上公開發布。該黨團外交事務發言人米斯菲爾德(Philipp Mißfelder)表示,"與價值觀相結合,以利益為導向,用目標定位"是聯盟黨對亞洲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

經濟與價值觀

與亞洲的關係肯定離不開經濟利益,這一點在柏林的會議上得到了明確體現。一再被提到的是原材料供應國,比如中亞國家。與會代表也再次強調了自由貿易的意義。一些參與討論者甚至認為,在國外開展業務的德國企業應該成為歐洲價值觀的載體和傳播者,比如通過企業內部的員工參與決策程序來推動所在國家的企業文化改變等。

China Architektur
亞洲經濟崛起帶來的是全球影響力的壯大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Robert Harding World Imagery

對於威權統治體制,此次會議上體現出來的態度似乎在往更加實用主義的路線上轉化。聯盟黨議會黨團的經濟政策發言人普費弗爾(Joachim Pfeiffer)就在會議的總結發言中指出:德國與中國的經濟交流規模已經等同於德國與美國的經濟往來。而對於德國來說,挑戰就在於,不是全世界所有國家都自動地追求西方價值觀。外交政策專家米斯菲爾德也認為,在亞洲國家裡,經濟上的成功並不是與政治上的民主掛鉤。

面對這樣日益強大而且又存在明顯差異的亞洲,歐洲必須團結起來。會議代表一致認為,歐洲各國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發出更加強大的聲音。正如外長韋斯特韋勒說:"歐洲的一體化,並不僅僅是對我們歷史上黑暗篇章的回答,更是應對全球化和各國激烈競爭挑戰的對策--當然也包括與亞洲的競爭。"

作者:馮海音  編譯:雨涵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