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新華社長文披露十九大高層產生過程

達揚 綜合報導
2017年10月27日

中國高層領導人的產生過程因為缺乏透明度,歷來給外界非常神秘的印象。新華社發布長文披露了一些十九大高層產生的內幕。

https://p.dw.com/p/2mc5u
China Kongress Kommunistische Partei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W.Zhao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高層領導核心的產生過程,歷來令外界感到神秘莫測。每逢黨的高層換屆,都會引發分析人士的諸多猜測。10月26日,中國官媒新華社發表長文,不同尋常地披露了本次十九大前人事佈局的部分內幕。這篇題為《領航新時代的堅強領導集體--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產生紀實》的長文指出,十九大前人事醞釀的一個"重大創新",就是推出了所謂"個別談話調研"的形式。

這篇文章指出"從2017年4月下旬至6月,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安排時間,分別與現任黨和國家領導同志、中央軍委委員、黨內老同志談話,充分聽取意見,前後談了57人。"

文中引述一名省級官員今年五月在中南海接受"個別談話調研"後的感受稱:"沒有限定推薦人數,瞭解多少就談多少,怎麼想就怎麼談,實事求是,暢所欲言。" 文章稱,這種"個別談話調研"克服了以往"大會海推""劃票打勾"帶來的種種弊端,"沒有暗潮湧動,始終風清氣正。"

新華社的文章指出,"十七大"和"十八大"曾嘗試會議推薦的選拔發生,但這種方式卻導致了"由於過度強調票的份量,帶來了一些弊端...導致投票隨意、民意失真,甚至投關係票、人情票。" 2007年,中共開始嘗試一定範圍內以投票方式選拔任用高層領導,當時此舉被看作是推進"黨內民主"的一種進步。

牛津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帕特裡奇亞‧桑頓對法新社表示,中共現在放棄這種投票方式,"將進一步降低官員任用制度的透明度,增加了以威脅恐嚇手段影響選舉過程的風險。"

Zhou Yongkang
周永康等落馬高官被指「篡黨奪權」圖片來源: Reuters

新華社文中特別點名批評了三名落馬高官:中共原政治局常委周永康、重慶原市委書記孫政才、中辦原主任令計劃,指責他們"利用會議推薦搞拉票賄選等非組織活動"。這也是中共官媒首次間接印證外媒有關上述三隻"老虎"之所以失勢,絕非貪污腐敗那麼簡單,更是因為他們捲入了黨內的權力鬥爭。十九大期間,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就曾表示:"這些人在黨內位高權重,既巨貪又巨腐,又陰謀篡黨奪權的這些案件,令人不寒而慄。"

中共十九大上,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和中央書記處書記楊晶等高級官員並未超齡,但依然落選,引起外界種種猜測。新華社文章寫道:領導職位不是"鐵帽子",符合年齡並不一定要留任,更重要的是"政治表現、廉潔情況和事業需要"。文章披露:"一些黨和國家領導同志以黨和人民利益為重,以對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高度負責的精神,主動表示退下來,讓相對年輕的同志上來,表現出了共產黨人的寬闊胸懷和高風亮節。"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