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教育

中國特色的商學院教育

2018年12月18日

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中共政權引入市場經濟,為很多企業的成長鋪平了道路。同時,培訓企業人才的商學院也應運而生。但和西方商學院相比,中國的商學院有些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https://p.dw.com/p/3AI6f
China Peking Business School der Renmin University
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毛基業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Wang Zhao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一所中國特色的商學院,學生們正在爭論企業應該如何對待處理罷工工人。學生建議說,通過談判達成顧及罷工工人利益的方案--一個教科書上的標準答案。老師則提供了一個典型的中國公司的策略:找執法部門打壓工人的行動。

"40年前,創辦商學院在中國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毛基業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說,"40年前,我們沒有任何像這樣的研究商業的機構。"

1978年12月18日,鄧小平領導下的中共宣佈進行"改革開放",以一系列市場化導向的改革來吸引外國投資。新的投資湧向中國,產生了對瞭解市場經濟的公司管理人才的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自稱是中國第一家培養工商管理碩士(MBA)的高校。學生們在這裡不僅要學習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組織結構等商業課程,還要學習在中國眾所周知的複雜的商業環境生存的技巧。

毛基業說,這裡講授的大部分商業理論都來自西方,但是學生們討論的案例都來自中國本土企業,例如電器巨頭海爾、網路大鱷騰訊和阿里巴巴。

"這裡有一種激勵創新、將理論用於實際的氛圍。因為市場有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又非常國際化,同時又處於變化之中。"人大商學院二年級學生李唐戈(Li Tangge,音譯)對法新社記者說。

China Peking Business School der Renmin University
人大商學院學生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Wang Zhao

人民大學每年招收研究生2000餘人,其中一半屬於工商管理學碩士(MBA)項目。該項目中100名學生來自國外。

"外國學生到人民大學學習,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的環境,學習西方理論在中國的應用。"毛基業說。

有人認為企業家精神和私有經濟跟中國政府作為理論基礎的馬克思主義相互對立。毛基業不同意這種看法:"我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思考如何幫助企業提高生產力,積累財富。我感覺這(和中共的理論原則)沒有衝突。"

高校也在收緊

在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重要的經濟領域都是國有企業佔壟斷地位。中國擁有370名億萬富翁,同時貧富差距日益增大。

披上資本主義的外衣,也就是鄧小平所說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使得很多分析家認為中共只是口頭上的馬克思主義者,經濟建設已經戰勝了意識形態。但是習近平想要推翻這種看法,讓馬克思主義再度成為指導未來的理論。他在2012年上台以後,帶領幹部誦讀《共產黨宣言》。

今年中國高校發生了一些變化,黨委會要參與重要事務的決策,毛基業說。不過他馬上補充說,現在還看不出來有什麼影響。

與此同時,這又是某些馬克思主義者最困難的幾個月:今年夏天,多名為工人爭取權益的活動分子遭到警察的圍堵。作為一個敏感問題,"罷工"一詞在中國社群網站遭到嚴厲審查,相關報導也被撤除。

China Peking Business School der Renmin University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Wang Zhao

在中國高校以及民間教育機構裡,一共有大約300所商學院(或項目部),其中包括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商學院。和其他商學院一樣,長江商學院提供普通的MBA項目,但是它的明星項目是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xecutive MBA),學員來自中國頂級富人,包括阿里巴巴创始者馬雲。

在中國參加一個商學院的學習項目,意味著你有機會和正在運轉國內市場的人士接觸,長江商學院學員梅玫(May Mei,音譯)說。深州非政府公益組織為藍(GoalBlue)的這位負責人說:"聽說我在中國上商學院,周圍的人都很興奮。他們想知道,我們怎樣合作,怎樣互相學習,我有什麼訊息可以分享。"

也有人懷疑商學院的學位在中國有什麼用,這裡的商業環境傾向於依賴家庭和朋友,也就是"關係"--一個中國特有的用語,表示有助於商業合作的私人聯繫。

但是,20歲的人民大學學生劉露(Liu Lu,音譯)說,他在學校學到了進入商界所需的技藝。"將來,我會將這些技藝用於工作。"劉露說,"在學校裡學到的商業模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真實的商業世界。"

張平/葉宣(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