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梅克爾迴避「戰略夥伴關係」

2006年5月25日

德中關係的蜜月已經結束,難以剎車的中國熱已成為過去,不加批評的一味奉承也成了歷史。這是南德意志報社論對梅克爾總理訪華後德中關係的總結。梅克爾在中國的表現明顯比前任更為求實、更為冷靜,實踐了她「少做秀,多解決問題」的格言。南德意志報社論接著寫道:

https://p.dw.com/p/8WTw
舉杯祝酒,但不是夥伴圖片來源: AP

「北京是新總理的一貼危險的膏藥。不久前,她還坐在反對黨的牢靠位置上攻擊前任的中國政策,現在一下子自己登上飛機,走進這塊由人權問題和經濟利益組成的政治雷區。到中國的第一天,她馬上就使用正確的聲調,清晰地談到有爭議的問題。與總理溫家寶和國家主席胡錦濤會晤時,她旗幟鮮明地表示『人權不可分割』,主張西藏的宗教自由、與達賴喇嘛對話。她批評中國未經法庭判決就執行勞教的做法,還提醒說,自由使用網路对一個國家的發展是何等重要。

當中國總理站在梅克爾身旁談到柏林與北京的『戰略夥伴關係』時,梅克爾不巴結討好的新交際方式表現得特別清楚。梅克爾在回答時迴避了這一概念,談的是能夠擴展的『良好基礎』。因為只有像梅克爾那樣嘗試進行開誠布公的對話,才能形成真正的夥伴關係。」

在與一個有風險的夥伴簽署合同

波昂的總匯報認為,中國政府以高規格接待梅克爾總理,希望她繼續執行前任總理施羅德極其親華的路線,但梅克爾面臨的是一個矛盾重重的中國:

「中國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經濟的持續過渡增長主要依靠大都市。中國的體制建立在專制基礎之上,無視自由市場與自由社會的平行性,這樣就像俄羅斯一樣,形成了四個等級的社會體系:借助腐敗基礎上的繁華撈取好處的超級富豪、新產生的中產階層、為掙取不足餬口薪水而出賣勞動力的工人及部分貧困化的農村階層。德國經濟界只要看一下中國的整體形象,就應該清楚地看到,他們在與一個有風險的夥伴簽訂合同。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持續保持經濟高度景氣,更不用說這樣不健康的經濟結構了。對中國廣為蔓延的產品造假活動半心半意提出的批評表明,中國迄今為止的經濟增長建築在脆弱的基礎之上。儘管如此,中國領導人在談判中現在還處於優勢地位:為簽訂合同,國際夥伴排成了長隊。

梅克爾的這次訪問大大超出了向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介紹自己的意義。梅克爾獨立自主地處理各種交織的政治問題,她對中國這個世界大國進行就職後的首次訪問,奠定了她在國際政壇上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