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洲央行的壓力測試即將揭曉

張丹紅2014年10月23日

歐洲央行將從11月1日開始監管歐元區的大銀行。在這之前,它對這些銀行進行了全面「體檢」。結果將於10月26日公之於眾。

https://p.dw.com/p/1Dazw
Symbolbild - EZB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 Dedert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元區的壓力已經夠大:經濟不振,債台高築,失業率攀升,央行面臨來自四面八方的批評。而偏偏是這家央行又向歐元區的130家大型銀行施壓,考驗它們的抗壓能力。周日中午將是真相大白的時刻。媒體已在猜測哪些考生可能不及格,周一金融市場會有多大的波動。

歐洲央行為什麼要跟歐元區的銀行過不去呢?這與討論多時的銀行聯盟有關。成立歐洲層面的銀行聯盟是在2012年6月底歐盟召開的一次危機峰會上決定的,目的是打破銀行和國家相互拉下水的惡性循環,從而消除歐元區的一個病源。銀行聯盟有三大支柱:監管、破產清算和儲蓄擔保。很快,各方就歐洲央行承擔監管任務達成一致;經過激烈討論之後,破產清算事宜也在去年年底搞定;共同的儲蓄擔保基金遲早也將成為現實。最遲到那個時候,銀行聯盟就將具備一個保險公司的性質。

為了防止某家銀行"帶傷"加入保險,特別是德國經濟學家要求歐洲央行在履行監管任務之前對銀行的資產品質摸底。德國霍恩海姆大學的布爾格霍夫教授(Hans-Peter Burghof )便是其中之一。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誰想接受監管,必須先獲得被監管的資格。他必須證明自己不會成為大家無法承受的風險。"這也符合歐洲央行的利益,因為它不願對過去的問題負責。

Hans-Peter Burghof
布爾格霍夫教授:"誰想接受監管,必須先獲得被監管的資格。"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壓力測試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佔風險加權投資的比例至少應達到8%。所謂風險加權的意思是說被視為風險較小的投資只部分計算(這減小了分母,相應提高資本充足率),但這種計算方式有一個問題。"投資風險往往是銀行自己來估量",設在曼海姆的歐洲經濟研究中心主席福斯特教授(Clemens Fuest)說。過去危機的教訓證明,這樣的計算方式並不可靠。福斯特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銀行的風險模式往往參照過去的數據,但這是否能準確預估未來就很難說了。"

在他看來,資本槓桿比率(Leverage Ratio)是個更為準確的依據。按照巴塞爾第三框架協議,銀行資本佔總投資比率應達到3%。據歐洲經濟研究中心進行的壓力測試,如果以資本槓桿比率為依據,在危機情況下,銀行出現的資金缺口更大。

減少資產價值達到更高的資本充足率

如果使用歐洲央行的風險評估模式,歐洲經濟研究中心的壓力測試得出結論:歐元區大型銀行基本達到資本充足率的標準 - 在正常情況下。銀行達標並不是因為發行新股票籌得更多資金,而是減少了資產價值。福斯特說:"我們發現,歐元區10家最大銀行的自有資本從絕對數值來說甚至有所下降,但銀行更大幅度地降低了放貸和投資規模,才使得資本充足率上升。"

10.12.2013 DW Made in Germany Clemens Fuest
福斯特認為資本槓桿比率是個更為準確的依據圖片來源: DW

這顯示了歐洲央行所處的兩難境地:它一方面一次次讓銀行享受"免費午餐",以鼓勵他們多向企業放貸,以刺激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它又以監管人的身份要求銀行提高自有資本的比率,以使他們增強應對危機的能力。

那麼銀行是否能承受一場新的危機呢?這是壓力測試第二部分的內容。歐洲經濟研究中心的測試結果是:銀行的抗壓能力有所增強,但還不夠。該測試假設銀行持有債券的價值下降10%,馬上便會出現1500億歐元的資金缺口。在這個並不太悲觀的假設下,德國和法國銀行的抗壓能力尤其糟糕。

對希臘銀行寬大處理

銀行將從歐洲央行那裡得到什麼樣的成績單?這取決於央行設計的危機局面。霍恩海姆大學的金融專家布爾格霍夫批評央行對不同的國家下不同的菜:"對德國銀行的要求比對希臘銀行嚴格得多。"

Prof. Dr. Hartmann-Wendels
哈爾特曼-文德爾斯教授認為歐洲央行的壓力測試已經完全政治化圖片來源: Universität Köln

科隆大學的哈爾特曼-文德爾斯教授(Hartmann-Wendels)認為,歐洲央行的壓力測試已經完全政治化:"歐洲央行肯定不敢說:想像一下,希臘失去了償債能力,我們需要再一次債務重組。"

歐洲央行的兩難境地再次顯現:假如它設計的危機局面過甚,那麼測試結果將引起金融市場的動蕩;假如壓力過輕,那麼測試結果將沒有任何說服力,使歐洲央行的形象受損。

不過,哈爾特曼-文德爾斯仍然認為這樣的測試是有必要的。但最好不要太大的動靜,對結果也不能過份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