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歷史—阻隔在中日之間驅除不散的陰影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05年8月30日

在中國駐德國大使館上周五舉行的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招待會上,黑白影片「南京大屠殺」震驚了觀眾。法蘭克福匯報副刊的一篇署名文章談了日本對歷史的態度:

https://p.dw.com/p/7714
民憤如潮圖片來源: AP

「日本的曖昧態度使中國的精神創傷具有更大的爆炸性。東京紀念『八一五』投降的方式具有代表性:雖然小泉首相承認『日本的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損失』,但同時兩位內閣大臣和許多議員再次參拜靖國神社。東京市長在參拜時建議鄰國不要批評日本,而應該『管好自己的事情』。設想一下,如果柏林市長也給二戰中受到德國襲擊的國家做這樣的建議會如何呢?

這種言論雖然在日本國內很有爭議,但它並非來自少數極端外圍人士,而在日本最高政府部門內廣為流傳,所以那些一般性的道歉也就沒有可信的基礎。政論家布魯瑪認為,德國與日本對歷史的認識顯然不同,原因是由於日本沒有像德國那樣與自己的歷史決裂。這樣,二戰在歐州和亞洲的後續影響就迥然不同:歐州的戰勝國和戰敗國走到了一起,德國總理應邀與戰勝國代表在俄羅斯歡聚一堂,而亞洲的回憶仍然沿襲以前的戰線:一方是日本,另一方是中國和韓國。事情很清楚,這樣發展下去,加上對待歷史的政策與爭奪勢力範圍密切相聯,未來會變得十分危險。」

早些時候,新蘇黎世報駐中國記者訪問了北京西南郊的盧溝橋,記者不僅贊頌了盧溝橋的優美造型和雕塑,更反思了中國的近代史:

「盧溝橋的抗戰象徵著中國上個世紀與鄰國日本打交道時的複雜情感。從中國的歷史教科書可以看出,人們認識到,一個幅員大很多倍、文明悠久得多的國家差一點敗於團結一致的日本帝國,它使中國人的心靈受到了傷害。中國人感到,日本官方參拜靖國神社和批准歪曲歷史的教科書是挑釁和侮辱。中國人思想深處存在著古老的恐懼,害怕這個小得多、但具有活力和民族紀律的日本再次形成威脅。根本上來說,中國人知道自己內部經常發生內鬥造就了自身的虛弱。

如果當時的中國沒有陷入自相殘殺的內戰和軍閥長期混戰,盧溝橋事變也許可以避免發生。中國軍隊在北京最著名的這座橋樑進行的英勇戰鬥再次給人的教訓是,如果領袖無能,再勇敢的自我犧牲也無濟於事。」

摘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