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海嘯預警:計劃比系統重要

Sybille Golte2006年8月1日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地震最頻繁的地區之一。那裡的廣播、電視幾乎每周都會播出一條關於某地又發生了新地震的消息。儘管這些地震的震級通常不高,但是也足以讓新聞的最後加上一句「可能引發海嘯」。正因如此,第三屆印度洋海嘯預警國際大會在印尼引起了人們的特別關注。從本周一開始,來自印度洋周邊國家的專家們將在峇里島,就如何實施已有的預警方案進行為期2天的討論。

https://p.dw.com/p/8sRJ
動蕩的海洋圖片來源: AP

在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中,印尼的亞齊省受災最重,不過除了印尼以外,泰國、印度、斯里蘭卡甚至連非洲都遭到了波及。此後,研究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對海嘯進行預警的工作在整個印度洋地區得到了飛速發展。

由德國研製的一套預警系統首先在蘇門答臘島沿岸投入了使用。這套臨時的預警系統將一直運行到2008年。印尼技術部長卡迪曼在為本屆預警大會致開幕詞時對該系統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他還說:「預警的時間非常短暫。所以我們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盡快向公眾發出警報,盡快疏散群眾。現在的困難在於,我們如何讓海邊的人瞭解這些警報訊號,讓他們盡快遷到高處。」

卡迪曼在談到自己的經驗時還表示:兩周前,爪哇島南部剛剛發生了一次強度不算很大的海嘯,當時警報雖然及時送到了首都雅加達,但卻並未能夠繼續傳送出去,結果超過600人因海嘯而喪生。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傳遞警報這「最後的一步」是目前問題的關鍵。怎樣才能將警報及時告訴那些生活在海邊的民眾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嘯部門負責人科特爾曼認為,印度洋沿岸國家的政府要為此擔負起責任。無論在斯里蘭卡、印度、泰國、還是印度尼西亞,生活在海邊的人都應該知道,預警訊號對於他們意味著什麼,因為一般來說,從訊號發出到海嘯到來的這段時間非常短暫,不足以組織大規模的人員疏送和轉移。「毫無疑問,參加此次會議的國家並不缺乏資金來設置預警系統。大家缺乏的是救災計劃,以及更好的訊息交流。」

海嘯警報將如何繼續傳遞?這個問題的答案多種多樣,但迄今仍沒有一個成熟的方案。有人提出,通過手機簡訊向人們傳遞消息,但是印尼的手機網路很容易癱瘓。另一種可能性是設立警報器。但這種辦法不但耗資巨大,而且一旦地震造成電路中斷,就不再起任何作用。

還有人提議,可以在小村莊,通過清真寺裡的揚聲器向人們報警。這種辦法在以穆斯林為主的印度尼西亞可能有效,但是對於其他鄰國則仍需要考慮。

如果想要擴大目前預警系統的應用範圍,那麼不僅需要印度洋周邊國家投入更多的資金,也需要他們制定一份有效的救災疏散方案。在下次嚴重地震到來之前,人們能否一切準備就緒,現在仍然是個未知數。